
惠州中学校正门。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惠州中学斯诺克社团。

朝气蓬勃的学子。

教室门口的“小橘灯”。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惠州中学学子正在认真听课。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东江之滨,水口之畔,凤凰雕塑静立于惠州中学梧桐馆前,浴光展翅,焕发五彩。校园内,凤凰花开满枝头,随风摇曳的火红色花瓣,为校园里增添了靓丽的色彩,犹如鸿鹄学子火热的青春,也如学校蓬勃发展的未来。
凤凰展翅,一鸣惊人。以凤凰作为“生命力学校”象征的惠州中学“育五彩缤纷之才,筑五彩人生之基”,在全市乃至全省脱颖而出,正朝着办“惠州标杆、省内一流、全国知名”高品质名校的目标接续奋斗。
党建引领 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自建校起,惠州中学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教育改革创新,“致广大而尽精微”,上到战略精心谋划,下到一线落地生根,汇聚出打造高品质名校的磅礴力量,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惠州中学高度注重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学校党建阵地,学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交融开展,在制度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德育团建、总务后勤、文化营造、品牌创建等方面有序推进,使全体教职工围绕学校发展大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命力学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惠州中学始终坚持强化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活力源泉。学校成立了党委办公室,成立了5个支部,设立13个党小组,将支部建设到科组,并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务干部(支部委员),提升了党在学校发展中的领导力。学校落实“双带头、双培养”模式,发展优秀教师为党员,培养党员为优秀骨干教师,是学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有力手段。
办学理念 五彩育人 办生命力学校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力。地处水口中心区的惠州中学自创办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本质,明确“五彩育人,办生命力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映眼皆翠色,遍地凤凰花,四季各有景。惠州中学以凤凰作为“生命力学校”的象征,融会“非醴泉而不饮”“涅槃重生”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鸟传说,寓意生生不息,熠熠生辉。学校深耕凤凰文化,以五彩凤凰的“赤、紫、金、青、白”为基色,构建出“校园、管理、教师、课堂、学生”五彩育人体系,筑五彩人生之基,育五彩缤纷之才,致力于培养具有“惠州精神、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办4年多,惠州中学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底,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总抓手,创设和谐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群策群力构建出了一套立足实际、特色鲜明、联系密切的文化体系,不断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全市乃至全省脱颖而出,一举摘得诸多荣誉,如在惠州市高中学校培养能力评价中名列第一组第一名,荣获惠州市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等。
教师团队 做“加号”教师 培养优秀学子
优异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背后离不开一个优秀教师团队的默默耕耘,更离不开学校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的持续赋能。
据介绍,惠州中学坚持围绕健全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自主招生建设,努力将惠州中学打造成体制最新、机制最活、活力最强的现代化名校。作为惠州市改革创新试点学校,学校积极改革管理机制、分配方式、干部任用机制、德育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后勤服务模式,实行条块管理,形成科室宏观指导、协调支持、监督检查、科学评价的新型管理体系,使学校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个奋进的团队,往往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惠州中学以优质师资团队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持续发展之力,建构出一支全国骨干荟萃、全市名师汇聚、名校精英加盟的一流教师团队,呈现结构优、活力强、学历高三大特点。这里有省名工作室成员、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首席教师、市学科核心备课组成员等名师组成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团队,还面向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九大师范类名校引进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快速融合,团结奋进,时刻展现出“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团队文化精神。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是他们最鲜明的文化标签。
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加号”教师。不久前的秋季学期开学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该校负责人解释了“加号”教师的内涵:教师的成长=阅读+实践+交流+引领+思考,指引全体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培养优秀的学子。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引领,采取“五步成长规划”即任前跟岗(磨课练课)、师训提气、职业规划、一年优秀、三年骨干培养模式,并对教师提出实现两次蜕变的目标,分别是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的一次蜕变,从骨干教师到卓越名师的二次蜕变,多维度激励和促进教师成长。
近3年来,学校师生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佳奖,共计2249人次获得省市级奖励,36项省、市级课题完成立项与结题。其中,黄津海校长荣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惠州市基础教育“1+N”团队卓越校长领头人称号;王镭老师、雷军训老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甄红副校长荣获“2020年度惠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陈云韬老师荣获2021年广东省中学数学教育论文比赛高中组一等奖;张勇老师荣获“广东省中学物理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一等奖;曾碧香老师荣获2021年广东省中学物理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高中组一等奖;胡俪潆老师等1115人次在省、市等各级教学教研比赛中喜获佳绩;黄津海校长、陈海峰老师、王静仁老师、张俊杰老师、刘仙龙老师等主持省级课题研究。
课堂模式 打造生命力课堂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相关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惠州中学致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模式,初步构建出生命力课堂模式和生命力课堂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据介绍,该校生命力课堂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魅力在于充分相信学生、彻底解放学生、真情感染学生、科学发展学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学科核心素养及成长性思维”。学校以“生命力课堂”为抓手,以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标,基于学校校情、学情,逐步形成“标准课程(一体)+拓展课程(左翼)+特色课程(右翼)”的一体两翼的课程模型。
标准课程主要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此类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高中阶段必备的综合素养;拓展课程为校本课程,分为异国风情、专题讲座、竞赛课程、活动课程四类,开阔学生视野;特色课为素养发展课程,开设语文阅读课、新闻/科技博览、书法课、学科融合课程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学校还以“生命力课堂”为主体,其他三类课堂为辅助,建构了“生命力课堂(一纵)+巩固课堂(一横)+学科竞赛课堂(两横)+题型走班课堂(三横)+特色专项课(四横)”的一纵四横的课堂体系。建立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课堂,从教案、上课、作业、测验的课堂四环节,建构了“四部三段两层”的生命力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
此外,学校还制定培养课程,其中,特色晚修辅导由“规范晚修+1月1次问题诊断晚修”构成,定期开展主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学情调查活动和“教师接待周”的师生一对一诊断交流活动等。在惠州中学,教室门前亮起的“小橘灯”广为人知。每当夜幕降临,一天的课程结束,都能在惠州中学的教室门前看到这样的场景:小小台灯之下,老师认真给学生解答疑问,神情专注,耐心细致,老师的个性化辅导和近距离陪伴得到了该校学生的普遍欢迎。走廊上的一盏盏灯火,让学生们知道,知识的海洋里,总有人无怨无悔地为他们照亮前进的方向。
惠州中学还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强化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提质作用。智慧刷脸管理系统、教室里86寸交互式触摸电子屏、电子班牌、可视电话、教师云办公电脑、教学评价和阅卷评价系统、电子阅读吧、学生创客室、球体天象馆、智慧生物园……学校拥有惠州现今教育教学设备最先进、最高标准的办公、教学、运动、生活建筑群。
德育成效 依托“五个共同体” “三全育人”结硕果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惠州中学创新了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创建了五个育人共同体“1+N师生成长共同体”“家校成长共同体”“鸿鹄同翔成长共同体”“五彩活动共同体”“阳光成长共同体”,以此为依托实现“育五彩缤纷之才,筑五彩人生之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育人模式“五彩育人,办生命力学校”德育案例获评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并入选《党的基层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编》大型文献,该文献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荣获一等奖。
据介绍,惠州中学通过三年一体化德育规划、导师制育人、家校合作、目标管理、生命校本课程体验、建立学生实践基地等方法,德育特色不断彰显,形成了鲜明的德育品牌。建校4年,硕果累累,荣获惠州市首批“三全育人”示范校、惠州市文明校园、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旭日奖”等荣誉。2020年5月,“惠州市班主任能力建设指导组”在惠州中学挂牌。2021年1月,省级德育课题“新建学校年轻班主任“生命力”成长模式的探究——以惠州中学为例”被批准为2020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同年,拍摄了反映惠州中学师生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的MV《在灿烂阳光下》,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同时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优秀活动在强国号的页面做推广。疫情期间,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以各种形式进行“开学第一课”,其中“疫情之下,信心与责任共成长”和“低头看书,抬头看世界”分别获惠州市开学第一课网络课件高中组一等奖第1名和第3名。
突出思政课程,强化德育教育。惠州中学在建设思政一体化智慧教室的同时,还着力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创设德育智慧课程、德育情感课程、德育意识课程、德育行动课程四大类课程。目前,惠州中学正在进一步完善“三年一体化德育规划”,分别实现“清晰定位、明理自律、行端表正”“视野开拓、全面发展、自信阳光”“身心健康、学有所长,成果丰硕”的德育目标。
紧抓德育阵地,促进专业成长。为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惠州中学成立了“班主任成长联盟”,通过“学习共同体参与式”的培训(读书分享、经验访谈),“情景体验式”培训(情景剧、团队活动、故事小屋)等,让老师们获得情景体验和互动感知,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实践平台 建设校园文化 滋养惠中学子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学校文化发展的高度。雅致大气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莘莘学子。
漫步在园林式的校园内,望高楼百尺,步曲径通幽,赏湖面微漾,闻书声琅琅。生命之歌、梦想胶囊、书卷雕塑、阅读吧、特色主题展厅、特色实践园区……学校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办学理念、校训精神等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留下深深烙印,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惠中学子。如分布在教学楼和实验楼下的特色主题展厅,从科技、传统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惠州文化等方面营造了特色文化氛围,走进主题展厅就仿佛置身文化馆,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沉浸式地了解相应知识。
同时,学校还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艺术素养和劳动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让生命更有质量。学校以“一天一小时、一月一服务、一年一实践、一生一社团、一生一才艺”为导向,积极组织成立了文化类、科普类、艺术类、体育类四大类型的学生社团。各社团还积极参与承办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引领同学们畅游科技海洋,放飞艺术梦想。此外,学校还开展“日跑千米”、斯诺克等特色活动,建立惠州中学斯诺克社团与惠州市中小学生台球活动基地,世界冠军奥沙利文等曾到校与学生互动。一个个优秀的社团既是学生锻炼能力的平台,更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深受学生们喜爱。
学校各班还建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一支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社会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已多次开展校内外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如惠州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成员前往惠州博物馆进行秩序维护和展品讲解的志愿工作,让游客拥有更舒心的观展体验;前往惠州西湖开展疫情防控及景区环境维护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认真负责的“志愿红”成为景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惠州中学志愿服务队荣获2021年度惠州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惠中生矣,如彼朝阳。水口之泽,德育之光,磅礴一方,细水流长。物以相辅,文以相成,生生不息,赓续辉煌。如今,惠州中学正以勃勃向上的生长态势,积极构建“阳光大气、自由人文、智慧和谐”的校园生态,向成为一流名校的目标昂首前行。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刘仙龙 邱慧娟 周嘉慧 王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