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法院推动多元化解决纠纷纵深发展

基层“小法庭”谱写司法为民“大文章”

2022年10月26日惠州日报惠阳新闻
字号:T|T
    承办法官在“云上法庭”进行庭审调解。

承办法官在“云上法庭”进行庭审调解。

一起电竞酒店转让合同纠纷,承办法官阅读案卷后发现,基本事实清晰无争议,是一宗有很大可能通过调解就可以解决的民事案件。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白天工作繁忙,无法参与庭审调解,惠阳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选择“夜间法庭+云上法庭”模式进行庭审调解。从起诉到结案,仅用了一天时间,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均表示满意。

这是惠阳区人民法院通过基层“小法庭”谱写司法为民“大文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阳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突出重点抓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推动多元化解决纠纷纵深发展,努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支持、法院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与部门联动打造矛盾“缓冲带”

据介绍,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纵深发展,惠阳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积极与惠阳9个镇(街)加强沟通协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2021年以来,依托社区党建服务工作站,惠阳分别在秋长、新圩、平潭等地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法官工作室,明确其司法确认、涉农调处等七大工作职责,通过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社区、村委会等的互联互动打造矛盾“缓冲带”,实现矛盾纠纷防范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

例如,针对交通事故,惠阳区人民法院与交警部门联动构建“道交一体化平台”,为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提供有力途径。如惠阳区人民法院秋长法庭、平潭法庭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在交警处理事故时提前介入,聘请6名交通事故专职调解员,与辖区交警中队和12家保险公司建立调解工作对接群,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抓前端、治未病”。辖区基层法庭积极探索法庭职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分层过滤递进调解。如秋长法庭与淡水街道、秋长街道、沙田镇、新圩镇、镇隆镇的司法所以及交警中队等部门建立诉前联调对接,形成与辖区各部门紧密联系、纷争快速介入的工作机制。

建立行业对接机制打好解纷“组合拳”

日前,深圳某公司惠州分公司因部分业主长期拒缴物业管理费,向惠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理该批案件后,法院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以“速”字当头,两个部门配合协作,工作环节紧密衔接、有序推进。针对该批物业服务涉群体性纠纷,以“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一体化衔接,高效解决了上述案件。

针对近年来物业纠纷主体多、涉及面广、易激化等特点,新圩法庭建立物业行业对接机制,完善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以“物业协会+调解员+法官+书记员”的联动模式,在物业纠纷出现后按照“行业组织调解、法院司法确认、当事人自觉履行或法院主动执行”三部曲形式,推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协作,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调解不成,再走诉讼程序,加强诉与非诉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打好物业解纷“组合拳”。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黄尉宏 通讯员刘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