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新赛道”智能网联汽车科技研讨会举办

2022年11月0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罗浮山新赛道”智能网联汽车科技研讨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罗浮山新赛道”智能网联汽车科技研讨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数字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制高点,如何拉动国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发展,推动区域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焦点。为推动本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联动,积极引入国家鼓励、支持的全新型产业,11月1日,在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葫芦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葫芦(广东)半导体有限公司承办,博罗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协办的“罗浮山新赛道”智能网联汽车科技研讨会在博罗成功举办。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博罗县政府、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全国智能网联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以及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知名企业德赛西威、亿纬锂能等单位负责人参会,共话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汽车产量最高的省份,为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广东省正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全力投资规模超百亿元的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集聚区。作为广东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博罗县正在积极打造泛半导体产业集群,推进“一带一圈一区”。博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众多专家学者及产业资本齐聚博罗,就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将为推动博罗县产业补链强链、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指引。

汽车及零部件的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成熟度已成为衡量地方企业技术实力、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准。而产业链重中之重的便是自主核心技术——雷达传感器的芯片技术及相关零部件成品的行业应用场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与现场企业围绕dToF纯固态激光雷达、“人因”AI场景库、车路协同与数字孪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热点话题,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全局化展示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其中,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副院长陈芳在研讨会上以“自动驾驶重卡的场景库建设”为主题,对重卡智能座舱的新趋势、重卡场景库的种类和应用、场景库的构建等做了详细介绍;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科教处副处长方圆圆带来《智能汽车AI技术链研究成果汇报》,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的感知和多模态信息融合中的应用;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关于卡车车路协同与数字孪生的报告,指出了新能源车赛道中基于“人因”的自动座舱数字化评估系统的关键性;上海融和骏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邹瑜以绿电交通助力低碳转型方向为主题,阐述重卡电动化随着双碳发展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重要,换电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葫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程龙博士介绍了dToF大面阵技术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应用前景,他指出,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块拼图,世界范围内,单光子大矩阵dToF芯片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公认的唯一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传感器激光雷达芯片一直是外国制衡中国车企发展及核心技术的部分,葫芦(广东)半导体有限公司扛起大旗,研发出最新芯片及雷达产品,其中的dToF纯固态激光雷达项目是以单光子大矩阵技术为核心的三维感知技术,以及围绕单光子大矩阵3D传感芯片开发展开的相关集成电路技术,通过打造国内最先进的自主单光子大矩阵3D传感芯片及激光雷达生产基地,实现产品的国产化。葫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吴洋表示,葫芦科技依托dToF大矩阵芯片技术与芯片化纯固态激光雷达、“人因”AI场景库技术与平台、IGBT功率芯片与模块、智能驾驶四个板块,积极响应“广东强芯”工程,计划在广东打造智能驾驶生态链为核心的研发与生产基地。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