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丰湖书院博览馆 感悟灿烂书院文化

该馆由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中唯一重建策展并开放的丰湖书院升级打造而成

2022年11月1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丰湖书院博览馆昨日正式揭幕。

丰湖书院博览馆昨日正式揭幕。

岭南文脉,丰湖传承。11月11日上午,坐落在惠州西湖畔的丰湖书院博览馆正式揭幕。丰湖书院被誉为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也是这四大书院中唯一得以重建、策展并向市民、游客开放的书院。

丰湖书院博览馆是一座展示我国灿烂的书院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专题博览馆,将传统书院和现代博览馆有机结合在一起,向游客娓娓讲述书院历史的盛况。

活动当天,丰湖书院博览馆还举行了由惠州师生代表组织的祭孔仪式,并开展了题为《惠州鹅城传说漫谈》的文化惠民大讲堂,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来“打卡”。

亮点

四大展区展示书院历史源流和文化菁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文广旅体局启动了丰富惠州西湖文化内涵的工作,并将丰湖书院文化提升作为环西湖文博群落建设的首个项目,进一步丰富丰湖书院文化内涵、强化使用功能、提升管理效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市民、游客的需求,原丰湖书院利用声光电现代技术,升级布展为丰湖书院博览馆,打造为西湖风景名胜区皇冠上的“明珠”,使其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弘扬惠州城市人文精神。

丰湖书院博览馆主要分为中国书院、惠州书院、丰湖书院和丰湖书藏四个展区,共展出文物63件、各类展品80余件。博览馆运用大量古代文献和图片资料,配套多媒体互动体验,全面展示中国书院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菁华,介绍惠州地区书院发展沿革和书院学术成就,讲述丰湖书院发展演变的重要历程,以及书院的日常运作和藏书管理制度等,体现惠州崇文厚德的优良传统和地域特色,力求达到既能全面普及书院历史和传递书院精神,又能增强惠州文化自信的目的。

丰湖书院博览馆挂牌后,同时具备讲学、阅读、捐书等功能,将开展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研学教育、书院旅游等系列活动,并持续打造学术高地、最美古籍图书馆等,旨在赓续岭南书院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莘莘学子和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修养身心的优美场所。

互动

全国各大书院纷纷发来祝福

丰湖书院博览馆揭幕当天,全国各大知名书院相关负责人纷纷发来祝贺,祝愿丰湖书院博览馆秉承书院文化传统,创新发展,成为岭南文化研究、宣传和社会教育的新时代文化地标。

“获悉惠州丰湖书院博览馆挂牌,这是惠州乃至广东文化的一件盛事。”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建树颇多的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在祝贺中表示:“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湖书院又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院。我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丰湖书院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方面,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在祝贺中表示:“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丰湖书院是历史悠久的宋代书院,在近代尤其为人所瞩目。惠州恢复丰湖书院建筑,打造丰湖书院博览馆,致力于赓续岭南书院文脉,活化文化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厦门筼筜书院院长王维生在祝贺中表示:“丰湖书院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是岭南书院的典型代表。书院文化源远流长,惠州以丰湖书院博览馆挂牌为契机,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更好地传承岭南书院文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学文化高地。”

祝贺丰湖书院博览馆挂牌的专家学者还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尼山圣源书院院长张践,庐山白鹿洞书院管委会副主任郭宏达,江西鹅湖书院管委会副主任叶正林,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河南嵩阳书院山长宫嵩涛等。

◎延伸阅读

丰湖书院已有700多年历史

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有着1300余年的历史。惠州的书院文化,自宋代以来长盛不衰,数量和质量居岭南前列,岭南文脉在惠州传承至今。700多年来,丰湖书院虽屡有兴废,但文脉延绵不绝,一直以来都是惠州地区的人文高地,培养了层出不穷的优秀人才。

宋淳祐四年(1244),惠州知州赵汝驭在府城银岗岭建聚贤堂,祭祀苏轼、陈尧佐、陈偁、唐庚、陈鹏飞、古成之、张宋卿、留正、许申、苏过、陈瓘、陈焕等12位惠州寓贤和先贤,又称“十二先生祠”。宋宝祐二年(1254),惠州知州刘克刚改聚贤堂为丰湖书院。明清时期,丰湖书院几经兴废、改名和重建。清嘉庆五年(1800),惠州知府伊秉绶迁建丰湖书院于今址,是丰湖书院走向鼎盛的转折点。

清光绪十二年(1886),两广总督张之洞延请梁鼎芬为丰湖书院山长,书院的发展走向巅峰。梁鼎芬于丰湖书院创建丰湖书藏,并制定了具有近代图书馆管理制度雏形的《丰湖书藏四约》。丰湖书藏由此成为我国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之一,是中国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典型案例。

2009年,惠州市政府投入约1.65亿元搬迁惠州学院丰湖校区,恢复丰湖书院建筑。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将丰湖书院布展为丰湖书院博览馆,丰富文化内涵、强化使用功能、提升管理效能,打造西湖风景名胜区皇冠上的“明珠”,弘扬城市人文精神。

◎知多点

(一)丰湖书院是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时人将丰湖书院与广州的番山书院、禺山书院以及韶关的相江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目前,丰湖书院是唯一恢复重建的。在一定意义上,丰湖书院可谓广东宋代书院的代表。

(二)“丰湖书藏”是广东最早的图书馆。清光绪十二年(1886),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创建“丰湖书藏”,制定的《丰湖书藏四约》具有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雏形,是广东最早的图书馆。“丰湖书藏”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开创了先河,是中国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典型范例。

(三)丰湖书院山长数量众多,可与全国知名的岳麓书院相媲美。山长是一座书院的灵魂人物,丰湖书院可考证的山长人数位中国书院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开创(976)历史比丰湖书院早268年,该书院可考证山长有53名,丰湖书院仅在宋、元、清三代的办学历史中(明代停办),可考证山长达48名,在中国书院史上较为少有。

(四)丰湖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丰湖书院在历史上一直是东江流域的高级学府,为当地培养了众多人才。风起云涌的辛亥年(1911),丰湖书院(当时改为惠州府中学堂)是中国同盟会在惠州的重要据点,革命思想在学校里广为传播,为广东辛亥革命、惠州光复培养了大量人才。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通讯员王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