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惠州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健全我市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控制总量、提升效率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明确我市各县(区)“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及管控措施,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提出的控制目标,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80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在0.384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低于0.5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不低于23%和1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535。基本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用水总量管控体系。到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94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能力及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有力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市水利部门统计,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20.44亿立方米,控制在21.80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目标内;地下水用水量0.22亿立方米,控制在0.384亿立方米目标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8.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4.9%,用水效率逐年提高。
我市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东江、西枝江横穿惠州,干流、支流水系密布,但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方案》强调“节水优先”,要求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方案》还突出“刚性约束”,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合理确定各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促进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落到实处。
“我市多措并举强化水资源监管,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牢牢守住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动水资源管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节水方面,惠州近年来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强化工业、农业节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