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天早上,我开车和父亲一起回老家。父亲10多年前搬来惠州市区和我一起过,因老家已没有直系亲属,所以几年不回去一次。但他前段时间多次和我商量,想回家看看,故土难离啊!
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中午,我叔叔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其中有一盆鱼汤非常鲜美,我问他是什么鱼,在哪里买的,叔叔高兴地说就在村后的那条河上用渔网捕到的。我听后一脸的惊讶,冲口而出:“怎么可能呢?那条河污染那么厉害,早就没有鱼虾了。”叔叔笑了笑说:“那是老黄历了,你们那么多年没回来,难怪不知道,你下午去看看就知道了。”
午饭后,我就急不可待地来到村后的那条河探个究竟。果然,正如叔叔所说,现在的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此情此景,真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条河记忆中好像没有名字,只是21世纪初在中央电视台等看到有关报道,才知道它叫横石河。小河流经我们村子时,在村尾宽阔处形成了一处面积有好几公顷的鹅蛋形的沙丘,上面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有些人家在那里放养家禽。河水清冽甘甜,河边人家都是挑河水饮用的。河里有好多五颜六色的小鱼,记得小时候,这些可爱的精灵还在我们游泳的时候亲吻我们的肌肤,让人有一种麻痒痒的感觉。
这条小河曾被我们村子无数代人视为母亲河,因为小河将我们村子滋养得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我15岁初中毕业到60多公里外的县城读高中,期间,因为路途遥远,我基本上是寒暑假才回家一次,但我每次回来,都会发现河水比上一次更加浑黄,而且河水也越来越少。到20世纪90年代初,不少河段已裸露出“面黄肌瘦”的河床,河里鱼虾绝迹,河两岸的花草树木也日渐枯黄,令人不忍目睹。1989年,我高中毕业后到广州求学,后来就直接分配到惠州市区工作。10多年前,我父亲搬来和我一起过,从此,我就很少回老家了,我怕看到那条哭泣的母亲河。
后来在中央电视台看到报道,才知道横石河是被上游一家煤矿企业直接向河里排放废水废渣污染的,该矿场在20世纪70年代末正式投产,此后,横石河的水质就逐渐受到影响。80年代中后期,农业部门就发现我们村子的水土重金属严重超标,严重危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敢回家的主要原因。
如今,河水又清澈如昔,我兴之所至,老夫聊发少年狂,手忙脚乱地脱了衣服,然后纵身一跃,一个猛子投入到母亲河的怀抱,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丝毫没有淡化我对母亲河那份与生俱来的感情。
我叔叔做了10多年村干部。吃晚饭时,他告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近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治理环境污染力度,污染横石河的那家煤矿企业在六、七年前就关闭了,现在河水越来越清澈。另外,21世纪初,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土壤研究所两个团队就驻扎在我们村子,致力于被污染的生态修复和植物修复。村里根据专家的建议,在种植季节过后组织村民大量种植对重金属有高吸收特性的香根草、芥菜、油菜、相思树、象草等作物,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现在,受污染的土壤也不断得到修复。
晚饭后,我们在院子里聊天,突然一阵节奏强烈的音乐从远处飘来,不由得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各个生产队晒谷坪上看电影的情景,我于是问我叔叔是不是哪个村放电影,叔叔“哈哈哈”放声大笑,笑得直不起腰,他指着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呀,好像归国华侨,对家乡那么陌生了,现在哪里还有村里放电影了?这是人家在小学门口的操场上跳舞。”广场舞?谁在跳哦?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一直以来,跳广场舞似乎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村人也跳起来了?
我不信,于是朝着小学操场的方向走去。走近一看,果然是一帮阿姨、大妈踏着音乐节奏跳舞,看她们跳得有板有眼,想来应该跳了好几年了。其中有三四个还是我的发小呢,她们看到我后赶紧过来打招呼。我好奇地问她们:“你们白天干农活那么累,晚上怎么还有精力跳舞?”她们回答说,现在干农活一点都不累,犁田、耙田都用拖拉机,抛秧代替了插秧,收割稻谷有收割机,一天到晚很少出汗,所以晚上要来跳跳舞、出一身汗。我听完后不禁生出无限感慨,以前插秧和用镰刀收割稻谷时都要把腰弯成九十度,一天下来,腰都快折断了,真正是“为了五斗米折腰”。农忙时节更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经常一身泥一身汗。做梦都没想到现在干农活那么轻松了,让我大跌眼镜。
第二天上午,叔叔带着我们在村子里散步,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描绘着现在村子的新面貌:两年前在镇里的倡导和支持下,村民们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前几年挂钩我们村的帮扶单位出资修建了几座垃圾池,还安排专人处理垃圾;以前晴天是“扬(洋)灰”路,雨天是“水泥”路的乡村土路也在几年前改造成了货真价实宽敞的水泥路;不少农户购买了小汽车,方便出行和搭载销售农副产品……
站在村头的山坡上放眼远眺,只见一栋栋美观大方的农家小洋楼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辆辆装满农副产品的小汽车在宽阔的村道上一路高歌驶向更加幸福的明天……多么壮美的现代田园风光图!可以说,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已经与城市相差无几了,更何况,农村还有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醉人景致,更有乡村晚上特有的静谧和安宁呢!
父亲听了叔叔的一番描述后情不自禁地说:“那我不回城里了,就来你家养老了。”叔叔立即说:“好哇!3年前我家盖了四层楼房,还有几间空着呢,大哥你就回来住吧,咱们兄弟俩好好聚聚。”
就这样,父亲决定回老家养老了。
(本文获得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