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麻榨杨桃丰收时节,果粒饱满的杨桃挂满枝头。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80后夫妻“三哥三嫂”通过网络直播推广龙门原生态农产品。 惠州日报记者廖慧漩 摄
“欢迎来到直播间,我身后的阿姨正在采摘杨桃。”“果园的杨桃分批次采摘,非常新鲜。”……近日,由龙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麻榨杨桃直播专场活动在“岭南杨桃之乡”龙门县麻榨镇举行。活动中,带货主播手捧杨桃,为线上网友热情推荐麻榨杨桃,并分享试吃口感。
“销售快”和“建渠道”事关农特产品卖得好不好,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随着龙门现代农业以及商贸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商贸流通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龙门县正通过网络平台,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搭建新的销售渠道,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龙门走向全国。同时,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通过培训,带动村民参与电商直播,助力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龙潭竹木加工企业过半涉足电商
活动当天,记者驱车来到龙门县麻榨镇下龙村,“杨桃哥”谢林师正在线上直播,为网友展示新鲜的杨桃和特殊的运输包装技术,以及多种食用方法。
谢林师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龙门优质的农特产品来说,销路和时效性十分重要。网络直播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既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到农产品的种植环境、食用方法、包装过程等,也能帮助龙门广大农户将好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直播间里,不少网友对杨桃经长期运输后,质量品控是否能得到保障提出了疑问。为此,谢林师介绍道,杨桃皮薄多汁,运输时确实容易发生磕碰受损,这是过去制约杨桃远销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谢林师带领团队设计出了“5+5、大小气柱”新型杨桃专用运输包装盒,有效降低杨桃在运输过程中的受损率,这一包装技术也成为“杨桃哥”品牌的独特之处。
电商思维和创意经济的导向,让龙门的优质农产品有了更多市场,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感。
龙门县是惠州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广东省主要竹产区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龙门县铁岗镇(现龙潭镇铁岗社区)及周边就开始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竹木加工产业。近年来,龙门县大力发展富民强县特色生态产业,推进竹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同时大力推广电商平台,实现全球买卖,让竹木产业在文旅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竹木加工企业开始集体“触网”,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推销产品。
“现在由龙潭生产的手机支架、灯座和家具配件等竹木制品经电商渠道畅销全国,甚至跨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龙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改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电商销售则填补了龙潭镇竹木行业发展的销售短板。据初步统计,龙潭10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中,有近500家企业涉足电商,年产值5亿元左右。
网络带货把“龙门制造”推向全国
在龙门,除谢林师外,还有一批农村创业者搭上了电商产业发展的快车,他们拍摄农村生活小短片,通过网络带货,把“龙门制造”和龙门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在平陵街道山下村,80后夫妻“三哥三嫂”就是这批农村创业者中的一对。他们通过直播,推广龙门原生态农产品。在网络的助力下,龙门优质“山货”不仅有了崭新通畅的渠道“飞”往千家万户,也让更多农村朋友看到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新路子。
然而,在直播助力家乡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中,“三哥三嫂”发现,早年龙门农产品品质虽好,但农户普遍缺乏营销经验和营销组织,品牌包装和宣传意识不强。如何改变这一窘况,也是龙门县电子商务协会考虑的问题之一。龙门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张集云表示,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注重市场驱动,纷纷培育电商主体的造血功能。随着电子商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农产品销售方面,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将建立人才库、商家库、产品库
据介绍,自2020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龙门县电商产业迅速发展。目前,龙门已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全县11个乡镇(街道)实现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全覆盖。县里有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县级物流中心,每个镇(街)有一个镇级服务点;镇级服务点主要功能是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简化版,也有培训和指导村级服务站点的功能。
为促进龙门县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推动下,2020年8月,龙门县电子商务协会揭牌成立。该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整合龙门县电商产业资源,促进龙门县电子商务的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特色化发展,实现科学、协同、抱团发展。
“今年,由龙门县电子商务协会主导的‘双11’活动从月初开始,通过调动多名主播线上直播,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累计达300万元。”张集云说,当前,龙门县正不断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以电商直播产业体系助力优质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上线,推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该协会将在龙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增加培训次数,建立“人才库”“商家库”和“产品库”,助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廖慧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