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业经营中,如何提升自身健康度、产品竞争力以及经营整体效益?读读宋志平所著的《三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或许能获得启发。该书是作者在四十余年企业经营管理生涯中反复实践和总结的成果,聚焦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点,从组织、管理、经营三方面展开,建立了科学、经济、高效的企业操作系统,既有清晰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又接地气,贴合企业的实践前沿,是一本详尽的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手册。
明确企业每个领域要达到的目标与解决的问题
《三精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和经营精益化。每一精都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组织精健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精干高效规范的组织体系,解决的是组织竞争力的问题;管理精细化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成本领先的生产管理体系,在保证质量和现金利润的情况下,解决的是成本竞争力的问题;经营精益化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效益优先的经营管理体系,解决的是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
书中提出,组织要精干,企业就需要不停地“剪枝”,以确保稳定增长。组织精健化是围绕公司治理、管控模式、组织机构等展开的。作者用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平台专业化、机构精干化这“四化”来阐述如何实现组织的精简化。作者在书中从“平台专业化”的视角来探讨专业化问题。在他看来,“平台主要是指利润平台,而专业化指的是突出主业的专业化发展”。作者强调各业务平台要做“单打冠军”,争取做成“隐形冠军”。例如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几个平台公司,如北新建材只做石膏板,中国巨石只做玻璃纤维,南方水泥只做水泥,中材叶片只做风机叶片,这几家平台公司,都做成了“行业冠军”或“隐形冠军”。
平实语言揭示细致入微的经营管理思维
精细管理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的一套管理理念,“精”者质量,“细”者成本。作者认为,在精细管理中,要始终围绕成本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即使是今天,不管企业有多高的技术,如果忘记了这两个基本点,仍然会失败。实现管理精细化,一要用好工法,二要长期坚守,两者缺一不可。有关管理精细化的内容,有以下几点:管理工法化、成本对标化、质量贯标化、财务稳健化。例如成本对标化。这是一种数量化管理方法,很有效,使企业的各项指标该升的升上去,该降的降下来,稳定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发展风险。书中举例,中国建材集团就在大的参照体系下,在集团外部,哪家企业有好的经营管理办法,就主动上门学习;在集团内部,哪家企业有节支降耗的好做法,其他成员企业就会快速借鉴,大家你追我赶,形成比学赶帮超、先进带后进的良好氛围。
组织精健了,管理也精细了,是不是企业就一定好呢?作者认为,不见得。即使成本等于零,也不见得在竞争中成功。对企业来讲,要学会从管理到经营,要在经营上作出正确的选择。经营精益化是指,即使经营活动是面对不确定进行的选择,也要稳扎稳打,不能盲目选择。作者围绕业务归核化、创新有效化、市场细分化、价值最优化这四化来阐述如何实现经营的精益化。例如在业务核心化章节中,作者认为,企业都要有主业,要围绕主业形成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原则上都应该去掉。他主张中小企业采用“窄而深”的业务模式,打造行业隐形冠军;像大型企业,业务也尽量不超过三个,力争在每个业务中都能做到行业前三名。
通读全书,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是企业界人士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好应用的一套企业管理工法”。全书没有宏观的大理论和复杂的数学公式,都是企业道理、做事方法以及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揭示着非凡的经营管理思想,通俗易懂,接地气。
(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