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专业建设 提高育人质量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李欣璐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出新路

2022年12月09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李欣璐。</p>

李欣璐。

课堂上讲解电子技术、无人机飞行理论等,实训室里指导机械装配、软件调试等操作,户外飞行基地传授无人机驾驶技能……这是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李欣璐博士的工作常态。

2018年9月,李欣璐作为高层次人才进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惠工”),承担起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教研教改等工作。短短几年,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惠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从零起步,逐渐走上正轨。同时,他推动惠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2022年9月获得“惠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深入调研,筹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惠工已经招收三届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102名首届学子已进入实习期,明年6月即将毕业。”谈及专业发展的话题,李欣璐高兴地说。

三年前,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式提上惠工工作日程。万事开头难,李欣璐深知这一点,为此他深入企业调研市场需求,前往兄弟院校“取经”,再结合惠工实际进行充分论证。

“很多企业表示,民用无人机市场需求旺盛,在农林植保、遥感测绘、环境保护等方面广泛应用,但普遍缺乏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李欣璐说,进入惠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先后前往广州、深圳等地,走访调研了5家代表性企业,让他收获良多。

信心有了,没经验怎么办?李欣璐及其团队一连去了4所兄弟院校,调研学习并探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最终我们决定设置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航拍摄影等3个专业方向,开设相关专业课程10门。”李欣璐说,经过1年多的精心筹备,专业设置申请报告通过审批。2020年9月,惠工首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顺利入学。

潜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惠工操场上,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有的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嗖”地一下直冲蓝天,有的在螺旋翻转中俯冲而下,临近地面又慢速自旋,然后稳稳落地。这是惠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进行基础飞行技能训练。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敢于打破传统,构建了理实一体、与岗位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李欣璐说,无人机应用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充满朝气,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惠工打造的特色专业,设立之初就被赋予创新的基因。

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李欣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先后与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育人。一方面安排专职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技师来校授课,或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见习,熟悉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

“除了理论教学,李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我们参加无人机技能竞赛。”惠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首届学子冯同学说,在李欣璐老师鼓励和指导下,她和同学在2021年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中获得二等奖,她还获得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考试核发的多旋翼无人机驾驶证。

李欣璐表示,通过学习尤其是实践的锻炼,学生提高了无人机飞行技术水平和维修及操控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民用无人机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及无人机操控、农林植保和航拍航测等相关工作。

李欣璐表示,无人机飞行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需要掌握空气动力学、无人机飞行原理及电子电路、通信链路等理论知识外,还要对气象条件、飞行环境、元器件之间的参照点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人机合一”。

为此,李欣璐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引入专业课程体系,并及时修订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及时更新。对于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未来发展,李欣璐雄心勃勃:“无人机和有人机在很多技术方面都是相通的,今后要融合航空领域相关专业,开设航空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等专业,成立航空航天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