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泥头车违法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
超限超载、闯红灯、乱变道、噪声扰民……泥头车违法违规驾驶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扰乱了交通通行秩序,也影响着交通安全。为进一步消除泥头车违法违规驾驶乱象,规范泥头车交通秩序,确保岁末年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12月13日,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根据市公安局“东江系列”精准清查行动总体部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从今年12月13日起至明年1月13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泥头车违法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力争经过专项整治,遏制泥头车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
集中警力,加大违法综合治理力度
12月13日下午4时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警力分别在市区江北、江南、江东等片区设立整治点,严查泥头车交通违法行为。不久,在惠州市区惠新大道上,一辆泥头车经过时被拦停,执勤民警立即上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车辆号牌存有污损,在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并依法进行处罚后,予以放行。
“为确保整治成效,惠州交警结合前期整治经验,深入研判,采取大队每日开展一次整治行动、集中通报一次交通违法等八项具体举措,努力使泥头车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行动期间,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结合常态化巡查、定期专项行动和全市统一行动日,按照“每日有行动、每日有战果”的要求,紧盯重点源头、重点线路,集中警力对泥头车违法违规乱象较多的路段、时段开展重点打击。
据了解,专项行动将灵活采取异地用警、交叉执法和交警铁骑队机动执法等形式,重点对闯红灯、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涉牌涉证、非法改装、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随意变道、乱鸣喇叭等违法违规乱象进行整治。其中结合“东江系列”和冬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支队每周组织开展一轮全市工程运输车集中统一整治行动,主动对接辖区交通运输、城管执法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兵团作战,重拳整治泥头车违法违规乱象。
科技赋能,部门联动落实严管机制
据了解,今年12月以来,我市发生多起涉及泥头车的交通事故。12月3日,朱某志驾驶粤L6×××3号重型自卸货车行驶至惠城区H10乡道时,与陈某驾驶的一辆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陈某当场死亡。12月4日,张某兴驾驶粤L8×××0号重型自卸货车沿胜利大道往新华大道方向行驶时,与黎某江驾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黎某江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交通事故大多是因为泥头车野蛮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群众反响比较强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城市泥头车肇事导致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惠州交警将会同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深度调查,并按照相关规定,深入调查车辆所有人或所属企业、源头装载企业、施工企业等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落实情况,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法律责任,倒逼企业整改隐患问题、加强安全管理。
接下来,惠州交警还将充分发挥科技手段,依托科技手段,通过建模分析、实地走访工地企业等方式,摸清泥头车生产源头、建筑废弃物排放及消纳场地分布,建立重点车辆、工地、企业台账,并排查确定辖区工程运输车事故,对违法较多时段、路段,重点倾斜勤务部署,实施精准打击。同时,强化部门联动,梳理今年以来违法、事故较多的工程运输车和所属企业信息等,通报辖区住建、城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强化重点源头监管,督促工程运输车所属企业、施工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文明在路上,平安在手中。希望广大群众及时举报泥头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惠州交警提醒,泥头车驾驶员、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惠州交警除了严厉惩处外,还将坚决予以曝光。广大市民群众可通过惠州交警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留言举报,也可以直接向辖区各交警大队投诉。同时,也请广大驾驶员严守“红线”底线,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章守法,规范行车、安全行车。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特约通讯员钟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