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雨特别多,冬雨给寒冷的天气增加了几分冷意。天气一凉,总会带来丝丝冷意,给人的感觉总是凄苦与哀愁,让人心里不舒服。然而,这样的冬雨总会让我想起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不畏惧寒雨,更不畏惧人生起伏,总是笑对人生。无论是哪个季节的雨,都是大自然的造物,之所以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则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苏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似乎,在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困难的事情。官场的起起落落,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都能坦然笑对。苏轼的仕途,走得非常艰难,除了少有的风光之年,几乎都在流放的路上。他走过山川湖海,见过大漠孤烟,尝过悲欢苦乐,也经历过生离死别。要是别人,可能早就一蹶不振,灰心丧气了。可他即使在最难的时候,还是笑对人生。人生的风雨都不怕,还怕什么东西南北风?居住黄州时,因为没有俸禄,他竟然拿起锄头,自给自足。林清玄曾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对于苏轼来说,最简单的日子里,就藏着人间的清欢。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这样评价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因自己内心的强大,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将其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安然度日,而且活得非常滋润。林语堂在评价苏轼时说: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去照亮生活的路。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每逢周日,我与先生都要送孩子去少年宫上课,随后,我们去湖畔喝茶赏湖光山色。有一天下雨,整个茶吧就我和先生两人。我们坐着喝茶、聊天,雨丝轻洒水面,飞鸟、鲤鱼及鸬鹚时不时地从眼前掠过,犹如动态的天然水墨画。虽然景色不错,但是坐久了我们也感觉有点冷,于是起身走走。湖边人烟稀少,颇为清冷。唯一令我们欣喜的是一个小伙子左手撑伞,右手拿着手机正在直播。我们偷瞄了一眼直播间,貌似还挺热闹。小伙子在冬雨里直播的情景令我们振奋。那天,我们在冬雨中走了很多的路,鞋子都被淋湿,心情就变得有点不好。回去之后,用吹风机吹干鞋子,我又觉得冬雨天散步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这么转念一想,也就豁然开朗了。
冬雨寒冷,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关键看我们怎么想了。正如人生没有一帆风顺,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妨学学苏轼的豁达和无畏。生活中,有的人是无知者无畏,可苏轼却是有智慧的无畏,功力更强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