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街道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理念,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设更加幸福美丽山水江南

2022年12月27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江南街道紧邻菱湖,生态优美。

江南街道紧邻菱湖,生态优美。

    七联村津头湖打响渔家文旅品牌。

七联村津头湖打响渔家文旅品牌。

惠城区江南街道资源丰富,不仅紧邻西湖菱湖,还有13公里东江岸线;交通路网发达,辖区惠新大道、梅湖大道、江南大道贯通,惠河高速改扩建工程和惠肇高速正在动工,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但同时,又面临一半是老城区、一半是乡村的发展现状。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江南街道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和实际,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日前,“二十大精神在惠城——‘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江南街道。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东文说,江南将以“建设更加幸福美丽山水江南”为总目标,按照“1+4+N”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理念,深化“一轴两区”发展格局,通过强党建抓项目促转型助力建设实力惠城,通过全面实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建设品质惠城,通过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助力建设幸福惠城,通过强化基层治理助力建设平安惠城。

高水平推进泛菱湖文化休闲区建设

何东文介绍,江南依照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将深化“一轴两区”,突出“三大布局”,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具体来讲,以惠新大道为中轴线,盘活周边厂房资源,连接火车西站片区及仲恺高新区,带动片区发展,建设经济商贸总部。高水平推进泛菱湖文化休闲区建设,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如今,借助打造“城市会客厅”契机,祝屋巷街区改造升级后已成为惠州新型文旅街区和网红打卡地;中科信业产业园项目以打造集文创体验、商务办公的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为目标,预计明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及外立面改造提升;塑料厂老旧厂房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泛菱湖文化休闲区崭露头角。

此外,向西以东江为依托,高质量打造沿东江经济生态区。目前,顺丰粤东总部项目已完工90%,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当地供应链物流效率,提供丰富的就业发展机会;恒立工业科技园项目、惠肇高速项目、江南海伦西子湾政府储备地清场等新项目均已顺利启动;七联村重点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沿东江经济生态区雏形显现。

实施“三大行动”汇聚干事创业新动能

蓝图已绘就,怎样将美好图景变为现实?何东文介绍,江南将实施政治引领、基层党建、队伍建设“三大行动”,汇聚干事创业新动能。

聚焦2023年“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江南街道将持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完善祝屋巷文创街党群服务站、各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功能配套,探索党群共建助推发展新模式。打造祝屋巷党建一条街、建立“群众下单、党委上菜”为民服务机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同时,大力开展“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党员干部进网格”等活动,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此外,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区率先启用AI识别抓拍系统,对跨门店经营行为进行抓拍,有力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下一步,将大力推动祝屋巷社区“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点建设工作,为残疾人、老年人、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提供服务。

改造老旧小区更新旧城老街面貌

随着城市发展变迁,曾经兴旺过的下角如今却沉寂下来,如何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为此,江南街道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抓手,将老旧小区改造当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个,并增设“口袋”公园8个;在下角村五、六、七组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修缮凹凸不平街巷路面。通过对居住环境、城市面貌和基础设施进行提升,不断更新旧城老街面貌。

“我们要把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让江南街道不仅宜居,更要宜业宜游。”何东文介绍,接下来江南街道将继续对菱湖片区进行风貌提升,对下角中路实施道路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下角片区整体形象。同时,深挖祝枝山特色文化,打造以祝公馆为代表的人文艺术魅力街区,加快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发展。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江南街道将充分利用七联村两万亩林地、近千亩耕地以及农村闲置资源,重点在农文旅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七联村围顶村民小组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津头湖特色文旅项目、大瑞坑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多方位打通集体收益路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廖晨阳 周文媚 陈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