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深度融深融湾共绘大湾区美好蓝图

2022年12月28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今年以来,惠州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强化与广深莞协同联动,加强与港澳合作交流,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全省推进大湾区建设展现惠州作为,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11月28日,惠肇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控制性工程东江特大桥开工。惠增高速公路计划2026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惠州往返广州单程将缩短约30分钟,惠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联系也将更加高效快捷。

今年以来,惠州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其中,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至大亚湾段即将实现半幅通车。深汕西改扩建、韶惠高速公路龙门至惠州段、惠河高速改扩建顺利推进。广惠高速金龙互通与金龙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已于8月底同步建成通车,实现从市中心区10~12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不仅如此,今年1~11月,广汕高铁惠州段完成投资34.9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0亿元的87.5%;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完成投资约5.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5亿元的123.09%。如今的惠州拥有厦深高铁、赣深高铁、莞惠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与深莞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打造惠港澳特色合作平台

今年,惠州创新推出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在产业互补、平台共建等8个领域强化与广深莞协同联动,加强与港澳合作交流。

在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和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惠州着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建设“3+7”工业园区,特别是大力推动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特色平台建设。

今年1~11月,“3+7”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0.65亿元,新签约供地工业项目144宗,已供地项目新开工100宗,新投产58宗;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52.34亿元,同比增长13.7%……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配套的加快推进,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1~11月,惠州引进大湾区项目882宗,其中来自深圳项目383宗,来自东莞项目105宗,惠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热土。

全面加强交流合作,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

优质生活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惠州与港澳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在“双区”建设机遇下,越来越多的港澳企业、人才涌向惠州。

11月16日,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启用暨惠州港澳青年科创园奠基仪式举行,这标志着惠州“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建设迈出坚实一步。惠州将重点打造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在7个县(区)新建创新创业类、就业培训类、交流合作类、学习教育类4类13个特色基地,吸引港澳台侨青年到惠州交往交流、就业创业、合作发展、安居乐业。

为便利在惠港澳居民和在惠港澳企业办理业务,惠州在全市各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立8个“港澳服务专窗”,制定177项高频涉港澳业务的服务事项清单。同时,深化完善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工作,修订《惠州市建立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充分打造企业办事的“绿色通道”。

如今,随着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侨青年在这里“惠”聚,创业梦想在“惠”绽放,大湾区协同共兴的蓝图加快变成美好现实。

■文字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图片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八大专项行动

规划互接 交通互联 产业互补 科技互兴 人文互融 生活互惠 平台共建 机制互通

数说亮点(今年1~11月)

●广汕高铁惠州段完成投资34.9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0亿元的87.5%;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完成投资约5.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5亿元的123.09%;惠州引进大湾区项目882宗,其中来自深圳项目383宗,来自东莞项目105宗

●惠州将重点打造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在7个县(区)新建创新创业类、就业培训类、交流合作类、学习教育类4类13个特色基地

●惠州在全市各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立8个“港澳服务专窗”,制定177项高频涉港澳业务的服务事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