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经营的成功法则是什么?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经营之道是什么?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扎根企业40年、把两家企业做到全球500强的宋志平在其著作《经营制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给出了他的深度思考和可能的解决之道。
构建效益优先的经营管理体系
全书分为从管理到经营、选业务与选人、联合重组、理性竞争、合理定价、有效创新、互联网+、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共享机制共10章,约22万字。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分析了经营的本质,厘清了管理与经营的关系。
宋志平表示,他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人对经营、管理存有误解。于是,在《经营制胜》一书中,他大胆地提出: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者眼光向外抓机会,管理者眼光向内处理各种内部关系;一把手首先是个经营者,应该把管理工作更多下移给部下;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经营者呢?宋志平提出了5个核心能力。
第一是正确的选择。经营者既要正确地选择业务,也要正确选择人。在选择新业务方面,宋志平给出了具体的“四问”“四不做”“四要”三个原则。而在选业务与选人中,宋志平认为选人更为重要,做企业要先人后事,选什么样的人呢?有两个很简单的标准:首先,要政治正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次,选专业主义者、痴迷者。
第二是创造价值。宋志平主张从竞争到竞合的理性竞争,追求行业整体的共生共赢;推行价本利的盈利模式,降本增效,维护区域市场供需平衡;在实践探索出“三精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成本领先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效益优先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平台专业化、管理数字化和文化一体化实行“格子化管控”,使企业步调一致、有序经营。
第三是有效的创新。宋志平认为,有效创新是企业家经营的一项核心能力。他建议企业要提高创新的质量,要进行有目的有效益的创新,因为有目的的创新实际上可以减少90%的创新风险。他认为,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企业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一套创新体系。
企业领导职责面临新的变革
第四是整合资源。当今世界大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联合重组发展起来的,大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今天考验企业家的不见得是创造资源的能力,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所以,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宋志平主张联合重组,合作共赢,提倡共生共享。在联合重组中,他提出了“老母鸡理论”,在公允价格的基础上,可以给予对方适当的优惠。
第五是共享机制。人力资本是今天企业成败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让员工充分受益,才能推动企业走向繁荣,主张今天企业应该大力开展共享机制,让企业成为社会、股东、员工的利益共享平台。宋志平认为,建立多层次的现代激励体系,激发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广大员工工作的热情,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书中所描述的宋志平带领企业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抓市场的经历,也有其抓经营战略、资本运作、联合重组、有效创新的过程,反映了宋志平带领企业从管理到经营的奋斗历程,既向我们讲述了环境的变化,也讲述了企业领导者任务的改变,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做事的方法,是一部探寻企业经营本质的好书,实践性强,值得一读。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