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大鼓敲出美好期盼

2023年01月31日惠州日报影像
字号:T|T
<p>    鼓手奋力敲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p>

鼓手奋力敲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p>    接灯队伍抬着花灯经过横河圩镇。</p>

接灯队伍抬着花灯经过横河圩镇。

<p>    接完灯的村民簇拥着大鼓浩浩荡荡回到祠堂。</p>

接完灯的村民簇拥着大鼓浩浩荡荡回到祠堂。

<p>    阳光穿过横河桥头百年榕树,照射在接灯队伍上,见证着这一具有500余年历史的接灯民俗。</p>

阳光穿过横河桥头百年榕树,照射在接灯队伍上,见证着这一具有500余年历史的接灯民俗。

<p>    铿锵鼓声吸引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的游客。</p>

铿锵鼓声吸引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的游客。

<p>    接灯的队伍。</p>

接灯的队伍。

<p>    村民把接回的灯挂在祠堂。</p>

村民把接回的灯挂在祠堂。

<p>    码上看视频</p>

码上看视频

“咚,咚咚,咚咚咚……”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时值博罗县横河镇大部分村庄的“上灯”之日,传承500余年的横河大鼓也如约在圩镇擂响。声遏云霄的鼓声,承载了乡亲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也成为当地村民团结和睦的真实写照。

现场

大鼓咚咚响 百姓乐开怀

当天早上八点,圩镇上人头攒动,鼓声、锣声陆续响起,悠扬奔放、声音高亢。来自各村的“接灯”队伍在此聚集,村民们手扛姓氏大旗,神采飞扬。队伍正中间,一个个孔武有力的鼓手用力舞动手中的鼓槌,直到头冒热气、浑身汗流方才罢手,一人下去立马又一人上来,隆隆不息的鼓声响彻上空。鼓手们敲得起劲,街道两旁的观众也掌声雷动。“我们都是听着大鼓的声音长大的,今年‘接灯’比前几年热闹很多,还有不少外地人特意过来参观,作为横河本地人,我非常自豪。”该镇花园村村民徐雅雯欣喜地说道。

在每一年的“接灯”队伍中,花园村徐氏家族的大鼓队往往“独领风骚”,今年也不例外,将近500名村民组成的鼓队浩浩荡荡从桥头一直排到桥尾。300多斤重的大鼓,由30余名大鼓手“接力”敲打。虽然天气寒冷,各位鼓手仍用力挥舞双臂,将鼓槌重重敲向鼓面,脸上满是认真,打完后冒出不少汗珠。

情怀

传承五百年 村民重协作

据悉,花园大鼓是当地传统文化,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属于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们都要擂鼓助兴。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年十六,花园村里鼓声不断,其中以年初八的“接灯”最为隆重。当天清晨,村民们在祠堂里集合后前往圩镇买灯,队伍抬着巨型大鼓边敲边走,加以数十面铜锣尾随,上百位村民簇拥着大鼓浩浩荡荡而来,气势甚为壮观。

“在传统文化熏染下,村民十分团结。”村民张立飞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当地村民凝聚力、团结协助意识很强,对每年正月初八的“接灯”更是重视。张立飞今年只做铜锣手,但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准备了。“这是村里的大事,必须抓紧。”

如今,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横河大鼓俨然成为乡亲们传递美好祝愿、增强凝聚力的纽带。在花园村徐氏家族的宗祠里,“接灯”回来的村民又携手将花灯高高挂起,进行祈福。宗祠一旁,新制作的牛皮鼓面已被敲破,用手轻叩鼓身,低沉的回声仍久久回荡。

文 惠州日报记者侯婉怡 通讯员刘慧

图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通讯员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