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扫码支付”已经是很多市民广泛使用的支付方式,无论是在超市、饭店,还是路边小吃摊、水果店,大多都可以接受微信或者支付宝“扫一扫”付款,非常方便。为顺应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近年来,各家银行顺势推出了ATM二维码存取款功能,不过,这项业务正在逐渐退出市场。
近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向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自2023年1月7日起,该行关闭存取款一体机(ATM)无卡存款(二维码存款)功能。后续,客户可持该行银行卡,通过存取款一体机或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据了解,ATM二维码存款业务,是指用户通过手机扫描ATM屏幕上的二维码进行无卡存款的业务。用户在ATM上选择扫码存款后,ATM屏幕上会生成二维码,用户登录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后即可选择存款交易,根据提示放入现金即为交易完成。相较于柜台存款,这项业务免去了排队、填单、签名等手续。
事实上,这并非首家“叫停”ATM二维码存款业务的银行。自去年以来,已有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取消该项金融业务。建设银行在去年就发布公告称,为提升持卡客户服务能力,前期该行在ATM自助渠道部署了二维码存款功能。由于业务调整,该行自2022年8月19日起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中行、广发银行也分别于2022年8月29日、9月3日,调整了ATM二维码存款服务。调整后,两家银行的ATM无卡扫码存款功能将停止,客户仍可持对应银行的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有分析人士认为,多家银行相继“叫停”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主要是出于用户使用度和安全性的考量。目前使用ATM存取款的用户以老年人居多,这类人群习惯于直接使用银行卡办理相关业务,同时二维码存款本身操作流程也相对繁琐,使用便捷度不够。此外,出于反洗钱以及客户资金安全等方面考虑,该类业务逐步取消可能是大趋势。“反洗钱要求核实客户或者代办人的身份,扫码存款可能无法落实这个环节。可能发生一些罪犯使用ATM扫码存款来转移资金,以逃避银行监控的情况。鉴于目前已经有了人脸识别等更安全的无卡存取款方式,所以取消二维码存款对银行本身业务影响也不大。”惠州银行人士分析说。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