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能思维模式

《结构思考力》引导大家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工作改善

2023年02月02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日常沟通反反复复说不清?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重点?问题思考毫无头绪难突破?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清晰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达,但现状往往不如人意。李忠秋在其著作《结构思考力——只有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新增作者的观点并侧重于从“结构思考”的角度向大众以更通俗的方式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引导读者构建从思维到方案输出的思维闭环

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基本理念源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是一本被麦肯锡奉为教材经典的书籍,同时又融合了作者的个人心得和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本书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应用篇,讲解了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三层次模型以及具体的实践应用。书中明确指出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达问题,剖析了人们无法将知识技能经过加工输出的主要原因,并详细介绍了结构化思维这一工具,引导我们构建从思维到方案输出的思维闭环,从而解决表达问题。

日常中,当我们需要向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经常是自己滔滔不绝,对方却不知所云。或是我们在请教他人问题,听取他们观点的时候,别人说了半天,自己常常是一头雾水。作者认为,这些情况都可以用结构思考力来解决,它可以帮助我们建构一个结构,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地证明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做到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

作者在理论篇中介绍结构思考力的原理和理论依据,让我们对结构思考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作者认为,结构思考力是指以结构的视角从多个侧面全面、清晰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有4个基本特点: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前两个特点是纵向结构之间的特点,后两个特点是横向结构之间的特点。

重点解读如何从五个步骤提升结构思考力

在方法篇中,作者分别从理解、重构、呈现这三层结构的视角,对结构思考力具体的方法展开阐述。作者重点讲解了可以通过“识别、判断和概括”这三个步骤来进行“理解”,通过“论证类比”的四个核心原则来进行“重构”、运用“结构罗盘”这个工具进行“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这3个步骤来“呈现”,帮助读者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形象化。

在应用篇中,作者介绍结构思考力的实际应用,主要解决“有方案时,想清楚”的问题。作者重点解读了五个步骤建构结构思考力,具体流程分别为:第一步:描述问题定方向。其中印象最深的除了“结论先行”,就是“2W1H”(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这样做?How怎么做?)第二步:基于目标定主题。第三步:纵向结构分层次。在此部分中,作者介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主要以分解的模式层层细化主题,这个方法有一个非常耳熟能详的简化模型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旦我们能找到这些清晰的逻辑,我们就能很快找到对方说话的要点。而自下而上法则是从最底部开始,用总结的方式,来做一个事项汇集,最后得出中心思想。第四步:横向结构选顺序。第五步:形象表达做演示。这一步骤中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主题的包装,运用树、表、图等结构化的方式设计,并形象化地演示。

《结构思考力》是一本锻炼思维方式非常实用的书。逻辑清晰,其中有很多方法论都是可以直接运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了结构思考力,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归纳及演绎的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同时也能更好地将对方的表述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而理解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另外,作者举了大量的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让人们读起来既富有画面感,也更加容易理解。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