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晚稻收获时节,我市实现撂荒盐碱地种植水稻成功的先例。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摄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农为社稷之本,农业安则天下安。2022年惠州经济成绩单日前出炉,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9.9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78万亩,增长1.6%;粮食产量61.95万吨,增长1.7%,实现“四连增”,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
当前,惠州立足“五大振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端牢饭碗
一系列举措成功稳住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直以来,惠州十分重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冬种生产扩面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
2022年2月中旬,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机闹春耕现场会在惠州举行,吹响了广东春耕生产的号角。春耕时节,惠州全力以赴,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
去年晚稻收获时节,我市实现撂荒盐碱地种植水稻成功的先例,在惠东县铁涌镇河潭村测得平均亩产719斤……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不断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粮食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任务范畴和全市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全面消灭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6月出台的《惠州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提出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包括加快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出台实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50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奖补政策,积极落实涉农保险工作等,并强调做好农资保障供应。同时,市县(区)成立农业科技专家组下乡服务农业生产,提早落实防灾减灾等措施,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田间地头农事忙,去年4月至7月初出现了持续强降雨等不利因素,所幸及时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成功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实现了“四连增”,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
“三农”向好
一大批涉农优质项目落户惠州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全市涉农投资快速增长,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惠州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7.5%,跑赢了当地生产总值的增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机遇,着力推动惠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惠州于去年11月在深圳举办了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对接会,现场签约项目22宗,投资总额约162亿元,涉及种植、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涉农科研、农旅等多个领域,一系列投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一系列对外招商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招商对接成果丰硕。
近年来,惠州经济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成为众多企业家投资创业、惬意生活的理想之地,一大批加工、流通、科研等领域的涉农优质项目选择落户惠州,成为推动惠州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主动吸引企业和资本来惠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美乡村,惠州去年有18类乡村振兴优惠政策,着重从产业发展、用地保障、金融支农等方面进行激励扶持,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另外,对引进培育高新企业给予补贴,规模以上的每家最高补贴300万元,规模以下的每家最高补贴50万元,全力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工业农业齐头并进,惠州在“三农”领域下力气和真功夫。截至去年底,惠州拥有荔枝和三黄胡须鸡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荣获国家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2个、示范村3个,初步形成“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认定建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形成了梯次发展格局。主导产业覆盖丝苗米、蔬菜、南药、马铃薯、胡须鸡、生猪、肉鸡蛋品、水产、花卉、茶叶、预制菜等惠州特色产品,为惠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乡村美丽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释放内生动力
近年来,惠州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诗意田园和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的惠州。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惠州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记者了解到,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目前,我市正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全市859个行政村(80%以上)向美丽宜居村迈进。
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释放内生动力。惠东县白盆珠镇打造“山湖毓秀、康养休闲”乡村振兴示范带;博罗县柏塘镇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柏塘山茶”为主题,打造“百里茶香”,打造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横跨龙门县龙田镇和蓝田瑶族乡,围绕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宅基地改革、农业产业布局、乡村风貌提升及融合乡村旅游等进行连线连片打造……
为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推进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惠州集中资源打造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与此同时,启动建设惠城汝湖、惠阳良井、惠东白盆珠、博罗柏塘、龙门龙田、博罗泰美、惠东梁化7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