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对一些寻常的菜蔬,有着不寻常的回味。
二十八年前,我和妻子远离家乡到广东,被分配到一所城郊中学。刚开始,我们就住在教学楼的楼梯间。两条长凳、一块门板,就是临时的床;远离市场、生活不便、语言不通……好几次,我都想逃回老家。但大家的热心,打消了我们离去的念头。记得我们到学校的第一餐,是在胡老师家吃的,那一餐的海鲜时蔬,至今让我回味;其他同事、学生的热情,也让我们倍感温暖,于是我们留下了。
同事见我们买菜不方便,纷纷给我们送蔬菜;学校也很快给我们调整了住房,单间变为一室一厅,邻居姓杨。春节前夕,杨老师的家婆,还有对面楼徐老师的岳母,都给我们送来大抱大抱的蔬菜,葱蒜芹菜和生菜之类的,鲜嫩欲滴。感激之余,我们又觉得这些菜名似乎有讲究,后来,杨老师告诉我,那些蔬菜的确是很有寓意的,是祝我们聪明会算和勤快,还要我们动步生财!两年后,我们住上了三室一厅,和徐老师成了近邻。搬新居时,徐老师慈颜善目的岳母,用手指蘸着盐水在我们每个房间里撒,一边用客家话虔诚地祷告,祝我们平平安安、兴旺发达,让我们好感动。
对来自远方的我们,同学们有点新奇、有点钦佩、更多的是亲热,我们也是倾尽全力教他们。清晨,我们家的窗台上,常常有好几把鲜嫩的蔬菜,那是走读的学生们,天还没亮,就在自家菜地里拔好洗净送过来的;端午节,学生们送来的粽子,塞满了冰箱,堆满了桌子,我和同学们分享了,还送了很多给左邻右舍……学校的荒地多,住校的女教师都喜欢开荒种菜,她们怂恿我妻子也种了点地。放学后,同学们都喜欢帮我妻子提提水、锄锄地,我也偶尔去凑凑热闹。大家都夸我妻子的菜种得好,菜地里生机勃勃的:辣椒豆角累累垂垂,生菜菜心青葱可爱,姜葱大蒜四季飘香。我喜欢看菜花绽放,看蜂蝶在菜花上飞,看荷兰豆的花,像黑色的蝴蝶展翅欲飞……我们的蔬菜吃不完,还可以分送一点给同事。和大伙儿在我们菜地里聊着天、摘着菜,妻子很有成就感。
五年后,我们调到了县城中学,以往的同事和学生,还和我们来往不断,时常还有人给我们送来鲜嫩的蔬菜,我们也会用心回馈他们。这些蔬菜,凝结着情感,蕴含着温度,是我们情感的纽带。如今,我在城郊中学教过的学生,大都四十开外了,我们常常聚会,有些学生,更是把我们当亲人,有几位学生的口号是:多年师生成兄弟!有个叫新娣的学生,每次和我们视频通话,她灿烂的笑脸和爽朗的笑声,总会点燃我们的笑点。他们两口子是种菜养殖的好手,他们用农家肥种的蔬菜很好吃。
新娣知道我有气管炎,秋冬防寒不到位,会长期咳嗽,便教给我一个很管用的方法:喝姜枣茶。方法很简单:生姜拍碎,红枣去核,放点红糖,和生姜一起煲了喝。姜枣茶热乎乎、甜津津的,很好喝,喝了全身发热,防寒防感冒防咳嗽,也预防了气管炎的发作。
很长一段时间,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煲一壶浓浓的姜枣茶。当养生壶中咕咚咕咚的水声响起时,红糖的甜香、生姜的辣香,便在客厅里弥漫开来。这生姜,也是新娣送来的,一棵有一尺多长,四五斤重,你看他们两口子多能干!
去年冬天疫情流行,大部分人皆阳,阳了很不好受。仗着这姜枣茶,还有学生寄来的中西药,我们轻松挺过来了。
现在已是新春,疫情似已远去,但我偶尔还喝点姜枣茶,浓浓甜香中,回味那些寻常的菜香,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