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帆。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重型塔器吊装现场。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码上看视频
2月15日,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工程再传捷报:急冷油塔等6件重型塔器吊装完成,为项目施工建设提前完工打下坚实基础;埃克森美孚化工大亚湾研发中心启动建设,成为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据悉,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启全面建设,计划建设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以及中下游高端聚乙烯、聚丙烯等生产装置和与之配套的公用工程、码头、储运及环保设施,生产的高端化工产品可满足包装、汽车、工业、消费品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多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目前,一期项目主厂区建设顺利推进,配套工程与主厂区协同按计划推进。自2022年12月开始,项目进入大件重型设备吊装阶段,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重型塔器吊装已全部完成。
“重型塔器成功完成吊装,为后面其他装置安装创造足够的空间,有利于推动项目的施工建设。”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表示,重型塔器成功完成吊装既体现了埃克森美孚的安全施工优秀管理能力及总承包公司的资源调配能力,更是广东省各级政府鼎力支持与高效配合的真实写照。
更让人振奋的是,埃克森美孚高层2月15日宣布,正式启动大亚湾研发中心建设。据悉,该研发中心是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也是广东省首个美商独资的化工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对埃克森美孚进一步拓展亚太研发市场的增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万立帆介绍,按照埃克森美孚化工的设想,研发中心将以一流标准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2025年启用,将创造数十个高层次研发工作岗位,提升企业在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埃克森美孚化工大亚湾研发中心的建立,将推动惠州加快形成石化产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重大外资项目引入、化工研发人才引进、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带来积极示范效应。
对话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接受专访时表示
大亚湾研发中心2025年投入运营
2月15日,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在接受《惠州日报》专访时表示,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为满足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市场及技术需求,埃克森美孚在大亚湾区投资建设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中心,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计划2024年完工,2025年投入运营。
项目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175亿元
惠州日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进展如何?预计何时投产?
万立帆:截至2022年底,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4.2亿美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75.5亿元人民币。当前一期项目主要开展现场施工作业,关键的大件重型设备已到场,并提前吊装完成。同时,各配套项目正按计划协同推进,以保障主项目建设以及按期试车、投产,目前已有重件码头、行政培训楼投入使用。
惠州日报:项目将生产什么产品?产品将销往何处?
万立帆:一期项目主要包括乙烯装置及中下游高端聚乙烯、聚丙烯等生产装置,生产的多种高端化工产品可满足客户在包装、汽车、工业和消费品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多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这些高性能产品结合我们市场营销技术团队的努力,将进一步促进包装厚度减薄,汽车和家用电器重量轻量化,食品保质期延长,农作物产量提高以及支持医疗和卫生产品的供应,从而帮助我们客户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愿景的要求,有助于减少中国市场对高性能聚合物的进口依赖,且更绿色环保。
研发中心将带动大亚湾区引进化工研发人才
惠州日报:埃克森美孚将在大亚湾建设研发中心,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万立帆:研发中心由埃克森美孚投资建设,计划分两期。其中一期2023年2月15日动工,2024年底完成土建及机械竣工,并于2025年投入运营。
惠州日报:研发中心在埃克森美孚中国和全球的产业布局中地位如何?对广东相关产业将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万立帆:为满足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市场及技术需求,我们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中心,计划与惠州一期项目同步。该研发中心是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
新研发中心的建立对进一步拓展亚太研发市场的增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提升企业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大湾区科创中心的建设和后续重大外资项目的引入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创造数十个高层次研发工作岗位,为大亚湾区引进化工研发人才带来积极作用,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
积极沟通推进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惠州日报: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帮助项目解决了什么难题?
万立帆:感谢中国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项目用地保障、申请许可等重要事项,疫情期间协助办理外籍专家来华签证、施工物资的物流运输,同时统筹协调配套项目的合作单位按计划推进各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得到良好的保障。
惠州日报:二期项目计划什么时候动工?有没有增加投资的计划?
万立帆:我们正在积极和当地政府沟通推进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评估开展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项目
惠州日报:广东提出要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请问接下来对与广东的合作有什么新的计划和期待?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万立帆:多年来,埃克森美孚与广东省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积极推进惠州乙烯项目的同时,也探索参与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领域。
我们有信心,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有关项目的建成,将助力惠州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为打造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广东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1月17日,埃克森美孚与广东省发改委、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签署《CCS/CCUS项目联合研究协议》,评估在大亚湾石化区开展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
延伸
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
惠州加快打造石化能源 新材料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只争朝夕、迅速行动,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当前,惠州正按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以大项目为龙头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朝着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奋力迈进。
坚持“一核心、三集群”产业发展路径
大亚湾石化区内,总投资约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23年1月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7.3亿元,占总投资85%。其中PTA-1项目进入设备单机试车和系统联动调试阶段,PTA-2项目进入施工全面收尾及设备调试阶段。”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恒力(惠州)PTA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有效承接石化区现有芳烃原料,有利于延伸大亚湾石化园区芳烃(PX)产业链,高效利用园区乙烯项目生产的乙二醇作原料与PTA反应生产聚酯(PET),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提供原料保障,为我市打通“PX-PTA-PET-化纤-纺织”全产业链创造条件。
恒力(惠州)PTA项目的顺利推进,是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典范。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大亚湾石化园区获悉,园区坚持“一核心、三集群”产业发展路径,即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核心,壮大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发挥“隔墙供应”优势,推动园区原料就地转化,园区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达71%。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企业65家,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汇聚了中海油、恒力集团、荷兰壳牌、美国埃克森美孚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3宗,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石化园区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增长28.1%。
未来五年大亚湾石化区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作为我市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战场,大亚湾区提出把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即坚持“园区规模化、产业集群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理念,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同时,将石化区与惠州港联合打造成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油品化工品国际贸易中心,推动石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围绕这一目标,大亚湾提出,未来五年,随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二期)、中海壳牌惠州乙烯三期及一大批中下游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大亚湾石化区综合实力将迈入全球第一方阵。远期,将实现年炼油生产能力32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00万吨,芳烃生产能力500万吨,高质量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时不我待。在发展路径上,大亚湾将抢抓大项目带动机遇,加快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做大产业规模,完善建强产业链。以大项目的建设为契机,推动恒力(惠州)PTA项目和中海油产品结构优化质量升级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加快推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推动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尽快启动建设,积极推动埃克森美孚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石化产品基础原料优势,加快石化拓展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项目。壮大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涂料、化工助剂、水处理剂、电子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
大亚湾将积极引入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制氢技术等世界领先技术,生产高附加值、高差异值、高竞争力、高品质化工产品,实现减碳与石化产业发展的协同互促。
在坚持安全为先、严格项目环保的理念同时,推进公用工程一体化,为园区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公用工程产品及服务。加快埃克森美孚液体化工码头建设,支持荃湾航道和东联航道扩建,扩建欧德二期液体化工品码头和中海壳牌东联码头,新建石化园区到港区跨海公共管廊和石化区西部综合能源站。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戴建 通讯员惠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