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街老建筑变身网红打卡点

商业步行街经营业态日益丰富,入选“广东省旅游休闲街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2023年02月19日惠州日报文化惠州
字号:T|T
    水长东咖啡瓷艺馆主打瓷艺和咖啡、茶饮、糕点等轻饮食,还时常举行书画雅集等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水长东咖啡瓷艺馆主打瓷艺和咖啡、茶饮、糕点等轻饮食,还时常举行书画雅集等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水东街既是惠州“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千年商街”美誉。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水东街既是惠州“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千年商街”美誉。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我俩再度‘家水东’,打算守着这家咖啡瓷艺馆到老。”年逾5旬的陈智扬和妻子坐在店门外的茶座旁,悠闲地晒着太阳、喝着下午茶。一旁的水东街人流如潮,时有游客或顾客入内,无不对店铺的建筑和装饰表示赞叹并驻足欣赏。

这家位于桥东水东东路158号的水长东咖啡瓷艺馆,占地面积近150平方米,为民国骑楼建筑。得益于广东历史文化街区水东街的升级改造,房屋主人陈智扬回流创业,活化利用这幢老建筑,将其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

千年商街

以绣花功夫保留原有街道和建筑肌理

陈智扬的这幢祖屋,从他祖辈手里传下来,如今已是惠州市历史建筑,为水东街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民国骑楼。其底层前部为梁柱敞廊,立面为三段式,墙面、山墙装饰独特,屋顶饰有柱头和镂空扇面山花,具有西洋骑楼建筑特色。入内,则是“竹筒屋”形制,别有洞天。

“抗战时期日军侵惠曾经数次轰炸、焚烧水东街,这座骑楼均幸免于难,保存下来。”陈智扬家人曾经营缸瓦、砖头等货物,高峰期生意很兴旺。他自小奔跑于骑楼下,在店里长大,对它深有感情。陈智扬后来外出工作,骑楼出租给他人经营。没有想到,兜兜转转数十年后,他重新重视起这幢老房子。

水东街既是惠州“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着“千年商街”之美誉,历史上商铺归类至少有二十二行,孕育出镇记号、龙云行等老字号。响当当的“水东二十二行”,让水东街成为东江流域著名商埠。

2014年,惠州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水东街一期完成改造,吸引众多文旅主题商店入驻,2020年,水东街二期改造实施,以“绣花”功夫保留原有街道及建筑肌理,以丰富体验业态打造历史风情商业步行街。至此,水东街旧貌换新颜,“一轴三街九巷”的鱼骨状空间结构清晰可见,既重现古街旧貌,又吸收了不少时尚元素,成为惠州文旅新地标,先后入选“广东省旅游休闲街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还于2022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成为惠州首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一切,陈智扬都看在眼里,随着年岁增长,他时常思考着如何找回童年的生活。

土著回流

活化利用民国骑楼,改造成休闲店铺

陈智扬与妻子王以旋是高中同学。王以旋从小喜欢美术,学画画几年后,兼职做了化妆品行业。他们早年在广州做化妆品生意,近年逐渐将业务转至惠州。眼看着儿女渐渐长大甚至成家,两夫妻思量着寻觅一处舒适空间,休闲过日子。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水东街自家老房子。

“年纪大了,想做回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去年5月起,他们开始捣鼓这幢老房子,装修格调古朴文艺,木质座椅、字画、绿植、陶瓷妆点,古韵雅致,屋顶垂吊的油纸伞和屋内摆列的陶瓷,又显得温润文艺,就连店面招牌,也是用惠州彩瓷烧制三个盘子,分别堆彩“水”“长”“东”三字,别具特色。

“妻子是资深文艺爱好者,将自学烧制的汉新窑陶瓷搬到了店里。”陈智扬介绍,水长东咖啡瓷艺馆主打瓷艺和咖啡、茶饮、糕点等轻饮食,还时常举行书画雅集等活动,时下兴起的围炉煮茶,也可以在这里举行。

“水东街一个不太显眼的头门进来,被古朴文艺、有巧思的咖啡店吸引。穿过两个房间才来到里屋,层高很高,到处摆放着老板自己填色的瓷器装饰和一些老木质家具。”一位外地游客在网上写下消费体验时称,“点了杯养生祛湿茶,老板送了几块榴莲饼,再加一个可爱的小喵喵,愉快地度过微风习习的下午。广东天气真棒。”

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本地市民,走进水东街,走进陈智扬的店里,或参观,或消费,享受悠闲时光。每一次,陈智扬和妻子都热情地招呼客人。客人不多时,他们便与朋友绘彩瓷、品茶聊天,生活与生意,融为一体。

在水东街品牌创建中,“水东二十二行”逐渐以新面目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水东街“前店后坊”的格局,以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回归,以多彩文化滋润着百姓生活。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