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跑者之歌

□吴振尧

2023年02月26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春风吹绿东江岸,捡跑擦亮文明城……”这是赞颂惠州捡跑者的诗句。兔年春日,霞光洒得满地姹紫嫣红,街头如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节日的盛装依然生机勃勃,春天是一个百花鲜艳的世界,一个充满芬芳的世界。你仔细地扒开一片枯草,便能看见像针尖一样细小的绿芽,嫩嫩的,可爱极了!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多么美的东江之春!

在这春风送爽的节日里,我带着几个孙辈来到江北的东江公园春游。公园位于东江沿岸,东起东江大桥,西至惠州大桥,北临东江大道,是带状的滨江景观带,为东江沿岸增添靓丽景观,公园中心广场标志性大型雕塑“客家女”,雕像高8米多,铜铸而成,象征着世代生活在东江两岸客家女的温柔、善良、孝顺、勤劳、贤惠。

小孙子被这景色迷住了,拉着我的手,指着远处几个穿着橙红色上衣的人,问:“爷爷,快看,那几个人是捡破烂的吗?”我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了前面道路旁的花丛中几个捡跑者的身影。他们右手拿着一个长夹子,左手提了个袋,认认真真地在花丛中搜寻垃圾。我对孩子们说:“那几个人是志愿者,是捡跑者。”孩子半懂半凝。我接着告诉他们这些叔叔阿姨不是真正的城市清洁工,他们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来义务捡垃圾的,没有工资的,也是志愿者清洁工、城市美容师。我接着反问他们:“那些人把惠州打扮得像你们的学校、幼儿园一样美丽,一样漂漂亮亮,他们都叫……”孩子们听后,齐声说:“他们的名字都叫城市美容师。”

我们漫游在东江公园的沿江路边,那些捡跑者来到了不远的草坪里,孩子们亮开嗓子向他们打招呼,一位少女捡跑者对他们微笑,并招手致意。然后,依然认真地寻找树下草丛里是否有遗弃物品。我仔细打量着,她眉目清秀,神采飞扬,雅气十足,似是一位初中学生,估摸她戴着口罩的嘴角仍充满灿烂的微笑,或许新学期学校还未开学,她积极参加捡跑活动。

公园雕像客家女看着这些捡跑者,似乎也露着欣慰的美丽笑容。当我们走进公园右侧时,突然响起一阵欢乐的歌声,随之一群广场舞者跳着优雅美妙的舞蹈。舞曲是席海军作词、王少辉作曲的《一起来》。霞光中,“客家女”好像也在歌唱。

“靠谱。”我目不转眼地看着这些捡跑者,情不自禁地对他们一笑,两个字脱口而出。其实,一个人最诚实的底色就是靠谱。

我带着孙子们高高兴兴地观赏公园的美景,让他们感受节日快乐。这时,一对青年男女亲密地向着这边走来,女子怀抱一只小狗,小狗狗急急跳下,在草坪上转了几圈,女主人拉紧狗绳,小狗懂了主人之意,立刻提起一只后腿在草坪上拉下一坨屎,主人转身跟着小狗往前跑了。我们焦虑地看着,担心女主人就此走了。正当我们有点愤怒的时侯,小狗的女主人伸手将一个小袋子丢给男主人,示意他赶快捡起狗屎。男主人爽快就将狗屎拾起放入小袋子,还拿出一个小瓶子喷洒消毒雾水。而后追上女主人,有说有笑在美丽的金色阳光中漫步,享受着眼前的春景。

正当我们心情愉悦之时,突然刮起了阵阵大风,远处飘飘忽忽地落下了一些杂物,几棵大树的叶子纷纷扬扬落在了绿道上,一个50多岁的男人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有些艰难,推不动。这时两个捡跑者快步过来帮忙推,原来老奶奶的披巾被风吹后卷入了轮子里,再加上绿道上的枝叶卡住了轮子,男子用力一推,轮椅未动反而被树叶卡死,老人也被突来的大风吓了一下,打翻轮椅上的热水壶。在捡跑者的帮助下,10多分钟就排除了故障。轮椅上的老人向他们招招手,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脸上露出了憨笑。我拉着也受了一些惊吓的孙子们,不禁向捡跑者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此刻,我们继续漫游,一时思绪万千……

我们按行程离开了沿江路踏入水东街,继续观光。水东街是惠州一条老街,是惠州的一张名片。很多年前,惠州的工商业都集中在水东街,水东街因此被称为“旺地”。水东街是一条极具古城文化特色的骑楼街,始筑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清时期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国时期商业发展达到鼎盛。孙辈们看着这条古街,极其活跃,问这问哪,对街内两侧的一门一牌、一砖一瓦都津津乐道,感到十分陌生和新奇,要我给他们讲“古仔”。我班门弄斧,充当讲解员,讲述了水东街的来历……最后,我要求孙辈们铭记历史、增强爱国情怀、奋发图强。

在水东街,我们依然看见了环卫工人和捡跑者的身影。此时,只见5岁的孙子手里拿着几张糖果纸片和一个没有把手的风车轮叶,兴冲冲地问我:“爷爷,这是我拾到的,我算不算捡跑者?我牵着他的手说:“算啊,靠谱!”我赞许着,孙子们个个拿着拾到的小杂物跳跃着,嘴里哼着歌儿。

置身于这样一条有着历史文化和商业文明氛围的大街上,人们谈吐谦逊、行为文明。从做人的角度来看,做人应当具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自觉行为。

在东江公园游玩近3个小时,我们准备回家了,孙子们虽游兴未消,几个小时下来也有点疲惫了,大孙女眼睛一亮,认出刚才走过的那位少女捡跑者,竟“离队”走到她身旁,看了看她手拿的塑料袋,开玩笑说:“姐姐,你冇捡到最多啊。”那位少女转过身,微微点头,对大孙女说:“对的,小妹妹。你想想,如果我们天天捡到很多的垃圾和杂物,这不是好事。拾不到垃圾了,说明大家自觉爱护我们惠州这个大家园了。”大孙女豁然大悟,笑笑说:“我明白了。”她高兴地跑回“队伍”中,我摸摸她的头,以示安慰和赞誉。

我们记住了这些城市捡跑者,记住了他们灿烂的笑脸。捡跑者和环卫工人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都为擦亮惠州全国文明城市名片、保护惠州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而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