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各类案件22248件,办结案件20112件,结案率93.23%,员额法官人均结案598.57件,结收比105.02%,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大力推广小额诉讼程序,程序适用率同比上升15.04%,位居全市法院前列……2月23日上午,在惠阳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惠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惠阳法院”)院长赖懋文代表惠阳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回顾2022年,收获多多。展望2023年,信心满满。
党建引领聚合力,高水平提升司法质效
惠阳法院聚焦党建引领主业,审判执行工作迎来全面提质增效。去年,该院受理各类案件22248件,办结案件20112件,结案率93.23%,员额法官人均结案598.57件,结收比105.02%,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此外,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等关键核心指标持续向上向好,高质量完成“两升三降”目标。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去年,惠阳法院办结刑事案件982件1269人,审结民商事案件8859件,涉标的额70.3亿元,调解撤诉结案3457件。紧盯“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全年执结案件7601件,执行到位金额11.37亿元。对4616名失信被执行人精准匹配强制执行措施,358名被执行人迫于强制威慑履行债务6795.25万元。
高站位助推高质量发展。围绕“智造高地·活力惠阳”目标,惠阳法院积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24条措施;对39家已经履行义务的企业及时修复失信,以“放水养鱼”的方式对56宗案件机器设备“活封活扣”,最大限度保障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发挥法治力量,拓宽基层治理。以案件庭前调解“小切口”,讲好和谐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普法效果凸显。去年,惠阳法院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2773件,成功调解5301件,司法确认126件,诉前调解成功率50.15%,切实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两名干警还荣获惠州市2021年度“十佳诉前调解员”称号。
站稳立场守初心,高品质强化民生保障
去年在疫情影响下,惠阳法院不断优化服务“暖”民心。畅通“粤公正”小程序、广东诉讼服务网等线上诉讼服务通道,网上立案14398件,网上立案率高达92.9%,网上开庭、调解2077件次,电子送达4.16万次,努力实现了疫情防控不松懈、审判执行不打烊、司法服务不掉线。
人民法院为人民。去年,惠阳法院高效办结涉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案件2021件,执行到位金额2578.39万元,为778名工人追回欠薪1434.3万元,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21面,获得群众的认可及赞许。
同时,去年惠阳法院整体迁入新审判大楼,补硬件短板,强文化根基。惠阳法院建成建院以来首座院史馆,打造了党建廉政文化长廊、8个党建会议室等文化阵地,厚植文化底蕴,增添缕缕清风。建成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身室等运动场地,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干警归属感、荣誉感。
聚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崭新蓝图已经绘就,奋斗号角已经吹响。惠阳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提质增效、规范管理、立心铸魂”三项活动,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为惠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赖懋文说,坚持党的领导,以更高站位引领法院发展,以更大作为服务惠阳发展,为惠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具体来说,打击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司法屏障;强化民事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执行创新,完善查人找物、联合惩戒等执行联动机制,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以更实成效回应群众期盼,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拓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提升诉讼服务和智慧法院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和法官工作室服务基层治理的职能作用,以案释法,加大宣传普法力度,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助推法治惠阳建设。
从严管党治院,主动接受监督。惠阳法院一方面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十个严禁”等规定,确保队伍忠诚干净担当、公正廉洁司法;另一方面,更加主动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营造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氛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刘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