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改后的银岭路景观美丽,道路整洁。
城市道路主次干道是城市的脉络,也是展现城市文明风采的“舞台”。宽阔的街道,整洁的商铺,郁郁葱葱的大榕树……市民漫步在升级改造后的银岭路,深切感受到环境的蜕变和出行的便利。
银岭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河南岸的主干道之一。去年,河南岸主动向市、区提出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银岭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建议,推动市、区投入1700万元对银岭路整条街总体风貌进行改造升级,并基于茂盛的榕树打造“榕树路”网红点。目前改造升级已完工,银岭路换新颜引得市民点赞。
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合提升
银岭路两侧多为老旧小区,周边有河南岸公园、河南岸中学等,人流、车流密集。由于时间较长,路面出现破损沉降,不仅影响美观,对群众出行也造成不便。除此之外,由于缺乏交通标识,道路没有非机动车车道,沿街占道停车现象严重,交通拥堵时有发生,道路亟须改造升级,提升美观度和道路通行效率。
“仅仅靠小修小补已不能满足当下城市能级提升的要求了。”河南岸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喜峰告诉记者。近年来,惠城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除了提升小区内的设施,老旧小区周边道路的路况和通达度是重点关注方向。河南岸街道经过前期调研,主动向市、区提出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银岭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建议,对银岭路整条街总体风貌试点改造升级,为群众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近日,记者来到改造后的银岭路,看到新铺设的沥青道路平坦宽阔,交通标线清晰醒目,新增非机动车道,交通井然有序。人行道也由原本的红砖换成了大理石路面,两旁的商铺进行了外立面统一更新,大大提高整体道路品质。
记者了解到,这次改造的路段南起白泥路,北至银岭路六横街,全长约730米,投入约1700万元。工程于去年3月份开始规划,7月份开始施工,今年1月份基本完工,目前在进行绿化铺装、电箱美化等收尾工作。
“从完善道路功能、提升街道‘颜值’、打造沿街风貌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合提升。”张喜峰介绍道,项目结合以往建设经验,统筹考虑交通需求、绿化景观、街景提升等各类因素进行综合改造。
值得关注的是,银岭路原本有路灯杆、监控杆、标志牌杆,杆杆林立,显得道路非常乱。改造后实现了多杆合一,将公安、防涝监控、交通标识等多功能并入智慧路灯,不仅净化城市天空,还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以银岭路改造为样板持续推动老旧小区周边道路改造
作为老城区的一条榕树大道,银岭路承载着市民林荫纳凉的情怀记忆。据悉,此次改造将基本保留大榕树景观,并充分发挥榕树的美景优势,打造有识别度的惠州文化特色示范性道路。
“本次改造对行道树进行了保留利用,实现景观提升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项目实施方相关负责人叶瑛龙介绍,为了解决树根破坏路面的问题,施工方对榕树的根系进行了修剪,并引导侧根生长方向,尽量减少树根对道路的影响。同时,结合规划加入了一些文化元素,增设4个口袋公园,新建树池、设置遮阳伞和座凳等,实现功能与景观的一体化。
“街道整洁了,绿化更美了,违停乱停现象减少了。”说起银岭路的改造,在这里经营商铺多年的胥女士连连点赞。
张喜峰介绍,接下来,河南岸街道将以此为样板持续推动老旧小区周边道路改造,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逐步完善,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周文媚 胡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