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仁(右)在做直播前准备工作。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扫码看视频
对周玉仁来说,去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具有挑战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
作为粤东世联行董事总经理,他带着团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搭建世创传播平台,主推地产营销直播,以全新的营销解决方案应对技术进步、政策调整、疫情散发给行业带来的冲击,探索直播、短视频等多元化的房地产行业新生态。
“你不拥抱新科技,就会被时代抛弃。”周玉仁说,2023年将是地产数字化营销元年。凭借2年积极探索的经验,他更加坚定了地产营销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未来,他期望在惠州构建一个高效、多元的地产营销生态圈。
“购房趋势改变+疫情”催生直播卖房
近几年,随着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叠加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惠州也不例外。据了解,去年惠州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面积均出现下降。
地产中介直接受到冲击,曾经遍地开花的房产中介商铺陆续关门。作为惠州最大的房地产综合服务商“掌门人”,周玉仁早已感受到压力,用最直接的一句话形容就是“都快撑不下去了”。传统的营销模式早已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网络化、数字化营销模式应运而生。
当然,这并不是他坚决启动数字化营销的全部原因。
一直以来,地产是一个传统行业。“安家立命”的普罗大众观念,让购房成为人生重中之重,甚至可以“一套房掏空六个口袋”,这使得房子作为特殊商品,不仅总价高、难以标准化,更涉及长周期、复杂性交易。正因为如此,在这个万亿级的产业中,一直保留着传统营销方式,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渗透率极低。
冲击来自社会消费群体结构与消费方式的根本变化。随着90后、95后成为购房“主力军”,他们对房子性质的理解多样,购房动机不仅是为了安家或工作,个人喜好成为主要因素。作为E世代,他们更能接受数字化带来的非面对面沟通便利,对以往中介当面“吹捧”推介并不感冒,VR/AR看房、视频一对一对话等方式成为他们的选择。
“疫情又是一个催化剂。”周玉仁举例列出一组数据:全国大概有140多家房企重启或新推出线上售楼处,其中TOP50以内的房企均设有线上售楼处,百强房企发起线上售楼处的超过9成。
“2021年,我开始尝试做线上营销,年底明确坚决快速进入‘战场’。”说干就干是周玉仁的性格,购买专业设备、外招专业人员、内部培训转化,20多人的直播团队组建起来了。2022年3月,周玉仁开设账号推出“周知观察”,他亲自上阵做直播,专业分析地产政策、介绍项目,与粉丝互动交流。
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行业更透明
在“周知观察”直播中,如今的周玉仁侃侃而谈,与粉丝自然互动。当初转型之艰难,作为主角他最清楚不过,找话题、想内容、背数字,面对聚光灯、摄像机与面对人的交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NG次数数不过来。
现场直播推介项目,年轻群体关注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房源信息有更详细的了解。“不同于面对面推介,说过的话可能会无凭证,线上每一秒都可以截屏保留,必须更加真实。”周玉仁认为,直播要求介绍的内容不能假,因为每个粉丝对于项目都有自己的关注点,直播时就有可能汇集成上百个关注点。对于这些关注的回复都是开放的、直接的、平等的,到最后项目优劣信息会变得“完全透明”。这就倒逼了直播的水平要更高、更专业、更全面,不能像以前传统房产销售那样带人只给看个样板房,然后靠想象打动客户。“从几双眼睛盯着你变成千百双眼睛盯着你,服务品质成为从业最根本要求,这也是地产营销的本质回归。”
专业的房地产知识水平得到了网友的认同,也迅速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周玉仁做过统计,2022年“周知观察”共发布327条视频、组织34场直播,从惠州近900个项目中精挑细选11个项目进行推荐,有300万粉丝浏览和围观,收获260万个点赞、11万条评论。
在惠州的房地产业相关直播中,周玉仁并非一人唱“独角戏”。主流、专业人士向线上转型成为地产行业趋势,例如惠州日报社从2021年开始相继在多媒体平台开设公众号“惠报鉴盘侠”,推送房地产相关直播节目、政策分析、人物专访等,备受网友欢迎。
“地产营销数字化不仅带给消费者更全面、准确的知情权,也为服务商、消费者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效益,重要的是能促进地产行业服务更透明,有利于买卖双方更加平等,权益获得保障。”周玉仁认为,地产营销数字化是大趋势,这让他更坚定转型步伐,今年将壮大直播团队,优化直播内容,发布分析长视频。
周玉仁也坦言,地产线上营销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更高,目前他们最缺直播创意内容生产专业人才。“但我坚信,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会更多,行业也将更规范,未来的服务更多元、更高效。”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邱若蓉
“360行新传”线索征集
1 下载惠州头条APP,登录后点击下方内容栏“我的”,进入“报料”专栏按提示上传相关信息即可。
2 拨打惠报新闻24小时热线2831000、18898898855或添加18898898855微信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