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后的街道整洁宽敞。

大亚湾交警正在处理违停车辆。
农贸市场门前道路违停标志醒目亮眼,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路面干净整洁,乱摆乱卖景象不见踪影……连日来,大亚湾区公安交警、各街道办和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为居民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持续开展常态化交通整治“还路于民”
日前,记者在澳头街道岩前市场看到,市场门前的主干道上,整齐的围栏将双向车道间隔开,道路违停标志醒目亮眼,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站在路口中央望向四周,两列停车格标线清晰,车辆车头朝着同一方向依次排列,以往道路水泄不通的场景不复存在,市场周边交通井然有序。
连日来,大亚湾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同各街道办、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持续开展常态化交通整治,真正做到“还路于民”,让居民出行更舒心。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澳头中队民警崔巍介绍,农贸市场是附近居民的“菜篮子”,每天早上是市场人流车流高峰期,车辆违停在路旁造成群众通行不便,堵路更堵心。通过设施、标志、标线的限制和引导,加上交警动态巡逻,现在市场周边双向道路通行无阻,维护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以往早上出门买菜遭遇“堵心路”的,还有西区农贸市场附近的居民。交警大队在市场周边持续开展常态化交通整治,将乱停放的电动车挪到停车格,对违停车辆进行劝离,对驾驶员不在现场的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发送提示短信通知驾驶员规定时间内驶离,对于不驶离的车辆依法开具违法停车告知单。在西区农贸市场门口经营副食品的店主何育平说:“以前市场路很堵,有些客人想买东西都进不来,经过整治,如今路通了,看着舒服多了。”
据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解决车辆违停问题,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交警大队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市场、公园周边等违法停车的查处,对影响其他行人、车辆通行的违停车辆、僵尸车辆坚决清拖。3月6日至14日,交警大队共清理违停机动车660余辆,静态拖移590余辆电动车、摩托车至停车格。经过常态化交通整治,缓解了区内各个交通堵点、重点路段的交通压力,保障道路畅通有序。
疏堵结合整治乱摆卖行为
3月17日上午9时,正值市场最繁忙的时间,记者走访澳头街道大温坝市场和北澳大道一带,只见路面比以前更规整干净了。以前,路边摆卖的小商贩和附近商铺随意摆放的货物随处可见,堵塞市场出入口,行人和汽车进入市场都要小心翼翼。经过整治后,市场出入口恢复双向车道通行,沿街的行人通道也变得宽敞顺畅。
连日来,澳头街道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全面整治农贸市场、沿街商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乱摆卖行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肖挥淞介绍:“执法队坚持疏堵结合策略,加强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动态监管,做到一教育二警告三处罚的柔性执法模式,重点整治乱摆卖行为和清理阻挡道路的杂物,让进出道路更加顺畅,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的市容环境。”
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到乱摆卖较为集中的路段引导流动商贩到指定区域经营,要求沿街商户将跨门槛摆放的货物整理回店内,告知店主禁用违规广告牌,对商铺门前卫生清洁不到位的行为进行指正,协助市民将大件杂物搬回店内妥善摆放,并仔细清理巷道内堆积的建筑废料和杂物,力求清洁不留死角。在大温坝市场入口处经营副食品店的市民沈燕奇说:“整治前,路边到处有人摆摊,商铺的货物堆到外面,连行人都难以通过;现在经过整治,道路畅通了,卫生环境更好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