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一到付款时就拖延。”“过年还在催款,跟这种客户打交道太累了。”“我们这个客户虽然有一定的交易历史,但总习惯性拖欠货款,拖着欠着催着最后也能付款。可实际利润不大,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收汇延迟的情况逐渐增多,出口企业经常向信保抱怨求助。
遇到习惯性拖欠货款的买家,大部分出口企业觉得拿这种客户没有办法,不做丢掉了业务,做了反复催收货款很烦恼,对方有库存货物压着,不得不一直赊销,欠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那么,小微出口企业要如何做,才能有效稳住订单、防范收汇风险?
惠州某医疗器械出口企业A跟巴基斯坦客户B合作超5年,2022年11月出口给客户一批医疗器械,双方约定支付方式为预付款10%,OA30天。应付款日到期后,巴基斯坦客户习惯性拖延付款,出口企业A多次催收,巴基斯坦客户全然不理,还一直催促出口企业尽快发出库存。已出口货物货值35万美元,仓库还放着价值58万美元的库存,出口企业陷入了两难。尽管知道“前款不清后款不借”,但依然受“威胁”担心不按客户要求发货,客户一旦不付货款甚至弃货,会让出口企业的万般心血付诸东流。
就在出口企业纠纷矛盾之际,他们想起曾在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申领了“小微企业信保易”保单。随即联系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广东分公司”)惠州营业部客户经理进行报案求助。
经客户经理向巴基斯坦客户发送催款函,客户反馈并未实际逾期,客户表示自己给供应商的账期都是60天~90天,不是企业A告知的OA30天,双方签署的合同也并未明确付款条件。客户强调自己和出口企业已合作多年,合作期间从未有过实际欠款,仍表达了希望继续发货的诉求。
经过中信保广东分公司专业、耐心的商谈,客户了解到如果出口企业报案,其在中国的赊销采购会受到影响,客户主动跟出口企业联系,双方协商拟定了还款计划,客户承诺将根据还款计划付款。截至目前,客户已按约定还完大部分欠款,并将在2月底付完最后一期货款。
中信保广东分公司建议,出口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与买方的交易特点,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工具,更好地防范贸易风险,稳住订单、保住市场。一是建议出口企业和海外客户签署订单合同时尽量明确支付方式、付款条件;二是建议出口企业如果是小微企业可登录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申领小微企业信保易保单,保障货款安全;三是建议出口企业用好信步天下APP数字化工具定期或不定期查询买方资质,了解行业或国家信用风险资讯。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介】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运营,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中国信保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信用保险、与出口信用保险相关的信用担保和再保险、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信息咨询等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中国信保以“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高水平开放”为己任,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精准支持企业发展,确保财务可持续,积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全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信保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深耕细作,成立了专门的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和资信评估中心,资信数据库覆盖全球3.6亿家企业银行数据,拥有海内外资信信息渠道超过400家,资信调查业务覆盖全球所有国别、地区及主要行业。截至2022年末,中国信保累计支持的国内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超过7.06万亿美元,为超过28万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保险及相关服务,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193.77亿美元,累计带动近300家银行为出口企业提供保单融资支持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根据伯尔尼协会统计,2015年以来,中国信保业务总规模连续在全球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排名第一。
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外经贸发展需要而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以政策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把公司建设成为负责任、可信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服务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李家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