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北京向南100多公里,白洋淀碧波荡漾,“千年秀林”绿意盎然,启动区建设热火朝天……一座现代化新城雏形显现。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
6年,2000多个日夜,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一座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阔步向我们走来。
高标准,新理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筑造标杆之城
时间回到6年多前。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在大王镇小王营村,总书记走进一片开阔地,极目远眺。这里就是规划中雄安新区起步区的核心地块。
当天中午,一场小型座谈会在安新县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核心是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仔细听取新区总体规划、政策体系及建设情况介绍。总书记强调,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千年大计,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体现时代风貌。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坚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先后有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体系编制;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统领,形成了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4个基础性规划及20多个专项规划。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
新区设立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其中二三级子公司90多家,新区投资来源为北京的注册企业超过3000家。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雄安新区正绽放出勃勃生机。
高水平,新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造宜居之城
新区规划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转移。”
6年来,描画在这张白纸上的人民底色愈加浓郁。6年时光,绿意盎然、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逐渐形成,“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初具雏形,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田园城市风光和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雄安绿研智库最新报告显示,雄安新区民众对新区的公共服务评价及满意度明显提升。作为人民之城,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仅影响着新区百姓的幸福感,更决定着新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水乡花县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雄安新区这片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地,正在探索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新的时代范本。
高质量,新机制——坚持改革开放,打造创新之城
一座新城的建设发展,必须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雄安新区设立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产业集聚、人才汇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伴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度加快,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产业的发展,为人才汇聚提供土壤。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院长祝宁华领到一张“雄才卡”A卡。按照新区政策,他可以享受包括直接落户、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14项具体支持措施。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首批“雄才卡”审核通过3774人,均为新区急需人才,其中38人获得A卡、588人获得B卡、3148人获得C卡。
改革、开放、创新,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源动力。
去年7月,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跨省迁移全程网办系统,已有20多家企业通过该系统办理了迁移业务。
协同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只要有利于雄安创新发展的要全力给予支持。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到2022年,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得到显现;到2035年,“雄安质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并逐步推广,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国际舆论看来,雄安将成为一个对未来城市构建技术和理念进行打磨的平台。“这是一座着眼于发展的城市,是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保持历史耐心,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创造“雄安质量”,中国式现代化将在这里呈现更多美好场景。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