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支付习惯 守护“移动钱包”

2023年04月07日惠州日报金融周刊
字号:T|T

日常消费,拿出手机扫一扫;居家缴费,动动手立刻完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也开始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77.5%的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

根据《报告》,常用场景接近11个,其中“商店、便利店及餐饮店”“小摊贩、菜市场水果店”“水电煤、网络费”这三个围绕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场景成为了移动支付发生最多的场合,分别有81.2%、73.1%、74.1%的被访者表示会在这三个场景中使用到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过程中,你有哪些风险行为?调查发现,在所有移动支付风险行为中,人群占比最高的是“设置支付密码为相同的密码”,其次是“在遇到有优惠促销字样的二维码都会尝试去扫”以及“换新手机时不解除银行卡及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

与此同时,“移动钱包”也被不法分子觊觎。《报告》提到,有67.1%的被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电信诈骗,22.6%的被访者表示财产受到了损失,受损者的占比相比2021年增长了8.6%。一些群体的移动支付风险更高,更易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

最容易被盯上的是学生群体,34.7%的被访者曾为获取免费服务与优惠提供了个人敏感信息并遭遇欺诈。其次是“80后”“90后”群体,个人保护意识较低,面对“兑换积分诈骗”等逐利类的诈骗手段时更容易上当。老年群体也是移动支付中易受骗人群,一些老人常常点击写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APP。这些APP往往利用一些支付软件中的小额免密功能,每次转账几元到几十元,等被用户察觉时,转账金额可能已达数千甚至上万元。

专家提醒,社会公众应提升自我防范意识,不随意扫二维码或留下个人敏感信息,如果不幸中招,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面对层出不穷的“隐形小偷”,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才能守护好自己的“移动钱包”。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