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天时的作用,《韩非子》说:“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齐民要术》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农民中的智者集合儒家以及其他文化类型于一体,生成农事季节活动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用诗歌的语言表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曾经当过农民,当过农业技术员。在农村,与农业、农民打交道时间长达20多年,十分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农民把握气候变化精耕细作的作用,按照节气传统指导农业生产。就是说,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的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以自然环境的气候条件安排农事活动,才能取得好收成。
一月小寒又大寒,冷到了顶点。日光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遥远的、带着一些相思味道、还有细微而难以辨别的铃声。这样的天气中,太阳对果园说,给一朵彩云;空气对果园说,我们要互相依偎取暖;果园对阳光说,给一点温暖吧,让我养精蓄锐,春天以后开花结果。
二月立春有雨水,春气返程日光温柔。地上的青虫对果园说,忙得很呢;阳光对大地说,告诉植物,发芽的时间到了;春天雨纷纷,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伏耳静听,是果树抽芽发育血液流动的声音。
三月惊蛰联春分,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复出。第一声雷,来到果园,蛰虫都沙沙地奔跑,互相走告;雷打到地下来,春雨纷纷,青草钓蛰虫,有春阳的温馨。农民耕作果树,给一片绿色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四月清明和谷雨,万物皆洁,气清景明,万物显谷雨。碧绿的草与樱花的云,草之绿与云之彩,景色美好。心沉静下来,用情去观照天空与花树的谷雨。和风包围果园,含苞的小黄花说:亲爱的,景色真美!
五月立夏见小满,雨来了,没有拒绝。站在屋檐下,看着果园花盛开。心情愉快,雨水湿润。痴痴地想,初夏的雨,灌溉果树……湿透了,阳光下,樱桃向天,张开臂膀。
六月芒种及夏至,点点嫩绿在风中摇曳,樱桃浸透了种果农民的一串串汗水。芒种,稻子背负的是芒种,果园果农耕耘着芒种,感受到夏至热烈的流动光芒和明年的果香。
七月小暑再大暑,燃烧热。看那樱苑果树,枝干刚强,枝叶青翠。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见到去年的孤寂,又看到明年的花和结成的樱桃果。仿佛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清洗着心灵的岬角。
八月立秋去处暑,梦里醒来,推窗,窗外洒着月光。是啊,确实是做了梦,回想梦境,只剩下果园回廊,好像有轻浅的脚步声,从心头踩过。继续这个梦吧,许愿,又是那个果园回廊。秋天了,回廊在轻轻叹气。
九月白露等秋分,阳气渐淡,凝而为露。苍郁的绿樱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沧桑的神色,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向前望,云一波波地流过,鸟声一阵一阵传来,好像懂了这果园的心情,贡献、高兴、庆祝丰收!
十月寒露来霜降,暮色过后,真好。让天上温柔的晚霞最后见证,冬天到来之前,美丽的果园,再见了。寒风来了,霜降已经开始。果园里落叶满地。感到夜色有一点冷,凉意从心头掠过,悄悄离开,果园的氛围真好!
十一月立冬有小雪,“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要为樱花的开放而欢喜,不要为花的凋落而伤感。绿樱树果园美好,四季如春,永远能够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果园里,有暗灰色的光灿烂而过。
十二月大雪寒冬至。“冬至转运,果然都长大了!”这是永远的记忆。在冬夜,和着传说成长。绿樱树果园,积累正能量。拼搏、拼搏,明年一定会有好运气。
农耕传统祈祷着风调雨顺、龙腾虎跃、耕读发家。我们也祈祷着绿樱树企业的经营命运能够龙腾虎跃,每年继续着不一样的好收成!
是的,春日阳光,让人温暖;夏热兴旺,枝繁叶茂;秋高气爽,忙碌收成;冬季美好,蓄意储存。天对于万物,都一样关照。
生命的真意大概如此:不经春雨绵绵,怎得秋风片片?不经冬霜雪寒,哪有此刻温暖?冬天是沉淀也是历练,是深眠也是衍变。它飘荡着凛冽的风笺,也缔结着春天的梦瓣。冬日美好,宜诗、宜酒、宜茶。捧书煮茶,静思前途。
我经营绿樱树两年多时间,企业已经成长,开花、结果。我们已经找到了两个能够周期性创造收入的抓手:一个是环境科技服务的收益,另一个是光伏发电站销售安装的收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然能够韧性生长、增产、增收;绿樱树未来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应对危机的同时考虑经济周期影响而努力储备资金,确保企业福祉……
这是二十四节气带给我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