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黎一星)惠阳今年启动编纂出版《南粤红棉高恬波》连环画和《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纪念文集》,并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一套惠阳革命人物连环画系列读本,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鲜活的教材。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惠阳开展调研活动时了解到的。
榴兆楼红色革命遗址修缮5月完工
惠阳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全区现有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人物故居(旧居)、烈士墓、纪念设施及其他遗址84处。
调研组先到日新学校旧址——“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陈列展参观,这是惠阳2021年建成对外开放的陈列展。“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陈列展以大营救的基本史实为线索,侧重于展示大营救在惠阳的过程,挖掘整理知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在惠阳的经历和事迹,再现了当年这场大营救惊心动魄的情景,并突出介绍被营救者对新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弥补了其他展馆在这方面的不足。
调研组还到香港秘密大营救中转站榴兆楼调研红色革命遗址保护。榴兆楼正在修缮中,预计今年5月完工。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中共中央及主持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紧急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东江抗日游击队负责人,营救滞留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1942年初,第一批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茅盾夫妇、廖沫沙夫妇、胡风、张友渔等转移到了惠阳的周田村、茶园村,榴兆楼和嗣前新居等地成为接待中转站,随后的半年时间共有200多名文化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陆续在此中转,打通了由此转到惠州城、龙川老隆,直至苏北等根据地的一条安全通道。
座谈会上,调研组认为惠阳高度重视党史工作,在机构编制、队伍建设、工作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在史料征研、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宣教宣讲等方面亮点多,思路举措好,充分发挥党史为党存史、为党资政、为党育人的作用,并就做好史料征研、党史宣教宣讲、革命遗址利用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计划用3~5年完成一套惠阳革命人物连环画系列读本
今年,惠阳高质量推进《中国共产党惠阳地方史(1978~2012)》的编审工作,目前已进入出版准备阶段,进度在全省各县区中走在前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惠阳实践实录和研究也有了新进展,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办公室拟联合环保等部门编撰《惠阳生态文明实录》(暂定名)。
惠阳还将推进编撰《南粤红棉高恬波》连环画和《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纪念文集》,并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一套惠阳革命人物连环画系列读本。同时,继续推进“红色图书馆”建设,并力争建设“惠阳区红色资源数据库”,集中归集梳理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献、图片影视等红色资源。
目前,惠阳正以叶挺纪念馆布展为契机,结合周田村建设全国“红色美丽乡村示范点”,充分活化利用挺秀书院、会新楼、榴兆楼、廖似光故居、茶园彭屋交通情报站等革命遗址,形成可看性好、教育性强的红色景点组团。其中,挺秀书院将打造成新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党员干部实践教学点和党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办公室还将依托“惠阳双中心”和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开设“党史阅读分享会”,深入学校开展“连环画红色故事进校园五个一”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