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第一中学2023年合唱节暨社团展演活动现场。
学生成人礼。
大亚湾第一中学校园扬帆广场。
学校组织开展班级篮球赛。
大亚湾第一中学卓越楼。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名单的通知》,大亚湾第一中学成为惠州市唯一入选的省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
傲人的成绩背后,既有大亚湾区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全市率先实现公立学校“同工同酬”机制与“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为优化全区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大亚湾第一中学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以“励品教育”理念为抓手,通过管理、师资、课堂、课程、特色等多维度建设,推动全体师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为全区乃至惠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2016年,该校探索打造而成的“励品课堂”登上《中国教师报》,被评为当年全国课改十大样板之一;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通知》,“励品课堂”成为惠州唯一上榜的经验课程。
A
开拓进取
从“因时而生”到“顺时而兴”
翻开历史,大亚湾第一中学历经64年的沿革,从最初的仅仅满足地方学生需求的初中校园,逐步成长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教育示范的完全中学。
近30年来,大亚湾区从偏远小渔村逐步成长为中海油、壳牌、埃克森美孚、恒力、巴斯夫等世界500强抢滩入驻的投资热土;这30年,大亚湾第一中学也从名不见经传的区级“小学校”慢慢开始登上全国的舞台,成为获得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的完全中学。
地方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土壤,学校是地方孕育人才的摇篮。随着大亚湾区的蓬勃发展,大亚湾第一中学也踏上了朝着“南粤名校”进军的发展快车道。“如今的大亚湾有着很强的发展后劲,这也是全国各地不少教师选择到大亚湾第一中学就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我相信大亚湾第一中学也能紧随大亚湾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向更高水平的中学目标前进。”大亚湾第一中学负责人提到学校未来发展时神情坚毅。“大亚湾这座城市不仅十分宜居,同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是我选择来大亚湾第一中学工作的主要原因。”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的教师张素丹说。
2023年,大亚湾区正扎实推进“四百工程”,努力实现招商落地项目100宗,投资额400亿元;推动区内100宗新建项目尽早动工,完成投资78亿元;推动117宗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371亿元;推动100宗项目尽快竣工投产达产,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作为大亚湾区教育领域的“金字招牌”,大亚湾区已启动大亚湾第一中学高中部扩建工作,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取得新进展,让大亚湾第一中学成为该区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争当国内一流城市重要支撑区的“新引擎”。
B
守正创新
从励品课堂到为学生搭建可持续成长阶梯
“如果说地球是圆的,那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是否是错的呢?”眼前这一幕是在励品课堂上,学生在扮演教师的角色时,对课堂内容发起的一场讨论。记者在现场看到,励品课堂通过以6名学生为一组围坐一桌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在对课堂内容进行内部分组讨论后,还要分别以课堂主导者的身份走上讲台进行讲课。这被学生们称为“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不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是学校迈向全国舞台的重要一环。“为了在台上讲课更好发挥,我们在分组探讨时往往会很激烈,这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课后,学生黄钟祺说:“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它不仅不会束缚我们想象的空间,还能锻炼自己的胆量。”
记者了解到,励品课堂是在学模、建模的基础上,学校主动创生、梳理、总结出独具特色的“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模式。“121”指的是课堂使用三案时间的分配,即预习案10分钟,探究案20分钟,训练案10分钟;三案,指的是导学案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环,指的是自主生疑、互动解疑、内化迁疑;主体课堂,指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
“励品课堂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教师华丽云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励品课堂上,学生一是会对我们的课堂结论、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质疑,不断激励老师们自我提升;二是有助于老师从开放包容的环境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老师实施“因材施教”起到支撑作用。
“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成功实现了六个“转向”,即:由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单纯的传授转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由远离生活转向营造情境;由传统的教学手段转向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励品课堂优化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家长鲁晓平评价说:“学校说分数只是教育的副产品,要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以前我听这些话是不太舒服的,直到我家孩子从班级成绩倒数到考上重点大学,我才彻底服气。”
值得一提是,该校还为学生提供如科技创新社、手工制作社、文学社、街舞社、魔术社、吉他社、动漫社、书画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进一步促进全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以来,大亚湾第一中学推行尖子生培养工程,选送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到一流高校培训。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省、市级等奖项的有500余人次。
C
固本强基
从尊师重教到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成长土壤
“你只需要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就好,剩下的学校会为你解决。”教师李皓晞告诉记者,学校对每位刚入职的教师都会传达这一观念。在他刚入职时,教师公寓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令他对学校好感倍增。“这样的‘见面礼’,让我感到学校对老师的尊重与呵护。”李皓晞说。
如果说温馨的“见面礼”是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关爱。那为年轻教师提供成长沃土则体现该校的发展潜力。“自2008年与大亚湾第一中学实行一系列联合办学举措以来,我目睹了这所学校的飞速发展,这让我对双方接下来合作倍感期待。”今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中学与大亚湾第一中学举行教育交流合作签约仪式上,惠州市第一中学校长陈平肸说。
除了与素有惠州市基础教育“领头羊”之称的惠州市第一中学开展师资培养、教育研究、学生互动等方面教育交流合作外,该校独创的“335”综合集成化培养模式也为教师的发展开辟更好的平台与路径。据了解,该培养模式完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管理层、科组层、班主任层三个层面整体推进,推动教学、竞赛、科研、培训、交流五大平台建设,开展“专业阅读+专业技能+专业分享”活动,深入实施“定制式+菜单化”校本培训工程,一系列举措成为推动该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科领军人物。
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大亚湾第一中学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2022年12月,广东省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公布,该校教师陈丹申报的课题《后疫情时代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功立项为省级课题。“在这里,你只要有想法就一定有展示的机会。”陈丹说,在所有老师刚入职的时候,学校都会向大家传达“只要你们认为有价值的事,学校将无条件为大家提供资金、师资等一切力量的支持”的理念,这不仅是她和许多同事大胆创新的“定心丸”,同时也成为教师群体美好的记忆。
据了解,得益于大亚湾第一中学“满足、尊重、成长”的教师培养理念,近年来,该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该校219名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练员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劳模教师1人,惠州市首席教师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06人。2016年以来,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论著)300余篇(部),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的有100余篇(部)。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30余项,省级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获评优秀并获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D
踔厉奋发
从立足大亚湾到放眼“大区域”
“我们可以结合师资力量和生源特点,共同来探讨课堂结构与教师培养方式的升级,争取早日让县里的孩子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条件……”3月24日,在群山环绕的校园里,大亚湾第一中学负责人与晴隆县第三中学校长张瑞堂一同漫步在校园的跑道上,双方围绕两校结对共建,推动晴隆县教育办学品质提升等方面进行探讨。
这一幕是大亚湾第一中学立足大亚湾,不断发挥学校辐射作用的一个缩影。2023年3月22日至25日,大亚湾第一中学14名优秀教师前往贵州省晴隆县开展送教之旅。大亚湾第一中学通过携手授课,开展专题讲座、旁听剖析、开会探讨等举措,对晴隆县民族中学、晴隆县第三中学和晴隆县第六中学在德育、教学、教研、后勤等各方面进行把脉问诊,为当地提升教育质量奉献大亚湾力量。
“学校的校风与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品行有着深远的影响。”大亚湾第一中学负责人表示,大亚湾第一中学希望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明德、求是、惟新、笃行”的校风。2021年,大亚湾区整合多方力量、集结多方资源在该校打造全区首个校级党建文化长廊,为该校培养志存高远、厚德博学、求是惟新、善思笃行的新时代青年提供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亚湾第一中学依托党建长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得到显著提升。”大亚湾第一中学负责人介绍,学习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职工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唤醒、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通讯员赵凯
●校园名片
大亚湾第一中学校本部 位于澳头街道洗马湖路18号,校园占地10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741平方米,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设置,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07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学校。永达校区位于西区街道永达路1号,是一个教育教学设备全新的校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练员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劳模教师1人,惠州市首席教师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06人。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功能先进的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电脑室、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成套装配的理化生实验室、理化探究实验室、地理专用课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地理园、生物园、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有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完善,校园建筑颇具现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