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刘进 现任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合成皮厂五课生产工程师、工会主席。先后获得惠州市金牌工人、广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博罗县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惠城区税务局税务人员走进小金口中学开展“税法开学第一课”活动。

人物名片 ●陈洪 现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基层优秀中医工作者、国医大师吕景山弟子、惠州市市管拔尖人才、2020年惠州市劳动模范,2023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仓库。
在第133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我市有11个集体、15个人获全国、省表彰。劳动模范是新时代我市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立足本职、勤勉敬业,拼搏实干、积极奉献,集中展现了我市广大劳动者的良好精神风貌。目前,我市有全国劳模3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4人,省(部)级劳模245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56人,市级劳模280人。市总工会着力挖掘、培养、宣传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唱响劳动者之歌、展现劳动者之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着力构建接续奋斗、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为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力量。
夯实先进典型“育选储管用”全链条管理
劳动模范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榜样力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一项群众工作。一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以劳模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先进典型育、选、储、管、用全链条管理工作,打出了“抓建档、抓评选、抓宣传、抓引导、抓服务”组合拳。
我市夯实劳模培养选树机制。劳动模范评选表彰是劳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市总工会在评选表彰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推荐评选条件、结构比例及我市实际情况,坚持政治性、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基层性原则,通过全市各级工会广泛发动、差额评选、自下而上、层层选拔、优中选优产生候选对象后逐级上报,做到劳动模范选得准、立得住。同时,健全劳动模范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将劳动模范详细信息录入广东省总工会劳动管理服务平台,便于劳模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保持劳模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做到劳动模范情况清、底数明。
我市规范劳模关爱服务机制,关心关爱劳模,提升劳模幸福感。实现走访慰问常态化,坚持走访慰问劳模制度,做到重大节日必访、突发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等“四个必访”。通过走访慰问,为劳模尽最大可能解决实际困难,让劳模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落实待遇精细化,组织实施劳模健康体检、健康疗休养服务项目,为劳模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立新功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健全特殊困难帮扶机制,实行低收入生活困难劳模帮扶制度,对患大病、重病住院自付医疗费支出较大、家庭遭遇重大变故造成生活困难的劳模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扬劳模所长
劳模是在平凡岗位上成就卓越的典范,是时代标杆和学习的榜样,为充分发挥劳模的模范作用,我市通过劳模事迹宣传,定期举办劳模宣讲会、座谈会、劳模宣讲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不仅切实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劳模,更是不断优化劳模工作环境,为劳模发挥所长创造条件。我市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工作,使其作为职工成长的“练兵场”、企业技术创新的“新阵地”、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充分利用“传、帮、带”等途径,有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先进职工的培育。我市以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抓手,积极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专长和“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师徒帮教等活动,不断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人队伍。目前,我市共建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30家,让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劳模风采展示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劳模先进代表,感受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进: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20年扎身车间生产一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一名操作员成长为生产一线工程师,钻研生产线技术,全面提升量绩效,他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更多产业工人技能成才之道。他就是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合成皮厂五课生产工程师、工会主席刘进。
勤奋钻研,创新改善一系列生产技术
2003年,19岁的刘进从重庆一所中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抓住在惠州投资建厂的台塑集团到重庆职业院校大量招聘岗位工人的机会,进入车间成为基层操作员。
生产车间工作很枯燥,刘进很沉得住气,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争取更大的成长空间。性格沉稳踏实的他,一点点钻研生产线技术,“师傅教的是基础,技术要靠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出经验,在学习中琢磨出创新。”就这样凭着脚踏实地和刻苦钻研,他一步步从操作员干到了车间组长,再到生产工程师、主管。
在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发展中,作为生产车间主管,刘进根据多年的一线经验,钻研生产线,创新提出一系列工艺改善技术,并配合公司技术部门坚持对新技术进行测试、完善,推动生产质量体系和制程优化,实现节能减排。
从2014年开始,车间推广设备智能化,对生产管理精细化提出新挑战。在推动生产线智能化上,他主动思考,带领车间团队攻克生产难题,全面推动车间制程优化E化建置,全程“无纸化生产”,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错误,还提升了产能,每个月为厂里节约人工费用17600元,“看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非常开心。”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一线工人鼓与呼
刘进在一线职工中有很高的威望。2013年,他当选公司的工会主席,这一干就是10年。在年轻员工眼里,刘进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辈”,能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即使生气也不发火,总是先讲道理。这为他在公司赢得好口碑、好人缘,大家有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说。他也深知一线职工的急难愁盼,精准把各项服务送到一线职工身边。
2023年,刘进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一线工人鼓与呼。参加全国两会后,他第一时间把两会上的好消息、好政策、好声音带回企业,为职工们宣讲全国两会精神,提振发展信心,增添奋进力量。“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的系列荣誉,我将切实履行好发挥好劳模的带头作用,继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与团队一道为解决实际生产工艺难题、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而努力,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集体惠城区税务局:
创新部署惠城税务十分钟智税圈
今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惠城区税务局(以下简称“惠城区税务局”)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惠城区税务局紧紧围绕“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总目标,坚持“走在前列,争创一流”,持续树品牌、强职能、优服务、带队伍,努力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提高。
税惠红利“直达快享”助企业轻装上阵
惠城区税务局推动党建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惠税先锋”品牌体系,精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实现精准快退,助力企业直达快享税惠红利,帮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激发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每当国家出台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惠城区税务局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宣传讲解,让我们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惠州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数码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数码城项目落子惠城区金山新城,投资70亿元,涵盖产业大厦、研发中心、总部基地、配套街区、人才住宅等多种产品形态。园区目前处于建设发展期,项目落地以来,惠城区税务局及时宣传辅导国家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同时在办理退税过程中,及时辅导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操作。
投放142台“粤智助”自助机覆盖全区
惠城区税务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以“全智慧、云端办”为目标,多点发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以“强辅导、扩外延”为方向,创新部署“1+19+142”惠城税务十分钟智税圈;率先在全市打造社保医保经办业务“一厅联办”。
“现在楼下也可以领取发票了,真的太方便了!”领取到发票的市民罗女士是我市一企业的财务人员,以前会专门到办税服务厅领取发票,现在可在家门口的“惠税e站”直接办理,减少了时间成本。据悉,为了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就近办”“便捷办”“快速办”的需求,惠城区税务局联合当地党政部门在全区陆续设置19个“惠税e站”,逐渐形成“一个大厅+N个便民税站”的服务格局,致力于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贴心、更便利的办税缴费服务。
为把“便民利民”放在第一位,解决好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该局还联合地方党政部门在辖区内的镇、村等偏远地区投放启用142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覆盖至全区行政村,村民只需刷身份证,根据语音提醒就能轻松在家门口自助完成查询医保参保信息等188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切实打通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最后一公里”。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洪:
救死扶伤铸医者匠心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在广东省名中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洪的诊室里挂着出自清朝名医喻昌《医门法律·自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医生救死扶伤乃大道,责任重大,要求医生必须有精湛的医术与良好的医德。这是陈洪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从医37年来的真实写照。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37年
医之为道大矣,心中有国家,福泽全人类,这是陈洪从医的主旋律。从医37年,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年平均门诊人次约1.2万。他潜心研读中医经典,致力于经方创新与探索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对经方、验方合方运用治疗心肺、代谢与免疫系统的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胸痹心痛病、痛风病、亚健康状态调理有独到之处。
身为国医大师吕景山的弟子,陈洪还研习其“对药”“对穴”理论,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加以创新,将中药汤剂与“对穴贴敷”法相结合治疗内科疾病,并在全市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推广。作为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陈洪从不吝啬将所学所思传授给学生。他创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现工作室团队有11人,培养了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学术继承人2人。
危急时刻彰显大医本色
医之为任重矣。危急时刻,更显大医本色。2020年1月19日,惠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被收治进市中心人民医院。相关部门快速反应组建了市级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组及中医药专家组。陈洪作为市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市疫情防控中医药专家组组长,临危受命,牵头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冠疫情防治工作。“民众有疾,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陈洪说。
时间紧、任务重,他随即带领专家组成员深入一线,在各定点收治医院中来回奔走,全面参与新冠患者的相关诊疗,在全省最先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研发的中药方剂“益气防感茶”“清肝解郁茶”、防疫香囊等在全市疫情防控期间贡献了中医力量,助力惠州在珠三角率先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同时,他还指导市援鄂医疗队拟定“江陵1号”“江陵2号”中药配方,对新冠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仓储项目班组:
研发设计智能仓储设备提升效率4至5倍
在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千余平方米的原材料、半成品仓库里,储物柜码得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存放,直抵7米高的顶板,偌大一个仓库,现场只有一名操作人员扫材料二维码,只听到货物传输带和智能机器人传输声,物料的分拣存储搬运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这主要归功于公司的技术团队——智能仓储项目班组。5年来,该班组研发设计了智能仓储项目,在公司各个厂区得到应用,使得仓储运营效率提升4~5倍。该班组获评“2023年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随着技术发展,智能机器人在企业生产线上广泛运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益,如何让机器人运用于仓管行业?2018年,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开始新的探索。“原理跟智慧停车场有点类似,只是智能仓储项目更多更复杂,存储的物料大小形状重量不一,就要更细分各个操作单元。”该公司智能仓储事业部负责人介绍,智能仓储项目设计了“物料转运”“柔性存取”“智慧园区”三大场景的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工厂物流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大大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同传统使用人工物料分拣、出入库相比,采用智能仓储设备后,效率提升4~5倍。
据悉,智能仓储项目还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智能仓储”;获评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制造装备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移动机器人年度创新产品-高工金球奖等荣誉。
诸多荣誉背后,是一个20多名来自各个领域,本、硕士人才组成的核心技术年轻团队。这支理工男团队充满朝气活力,会为了一个功能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共同的目标拧成一股绳,铆足干劲奋勇争先。
“我们企业是深耕新能源领域的高端智能装备专家,已实现工艺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智能仓储物流、信息化产品到数字化工厂的全链条覆盖。我们将充分发挥团队技术优势,继续创新创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