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药品生产制造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产能直线提升。”在位于惠城三栋的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内,九惠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提取车间中控室的工作人员一边盯着屏幕上各个提取罐数据的变化,一边向记者介绍。这里是整个车间的控制系统,可以直观看到设备自动加溶媒、加温放液、控制时间、浓缩药液、出药膏等所有工艺操作实时状况。该企业近年来不断创新,用“智能制造”赋能老字号药企高质量发展,荣获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永动机
对老惠州人来说,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很有历史感,它的前身是国营企业“惠州市药用干膏厂”。1989年底,该厂濒临破产,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球临危受命出任企业负责人,在企业贷款无门情况下,不惜以自家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解决企业困难,第一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从此走向漫长的创业之路。30多年来,在黄辉球带领下,全体九惠人凭着“务实、高效、团结、创新”的九惠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企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员工近千名、资产超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探寻九惠发展的秘诀,可以发现创新一直是其发展的永动机。九惠注重科技创新、研发新药,为民造福。多年来不断投入研发费用,一方面企业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与各科研院所合作。该公司生产部部长黄林华介绍,公司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其中,安胃疡胶囊和甘草黄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连番止泻秘方被列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智能化改造为老药企插上二次腾飞翅膀
九惠发展过程中需要扩大生产,如何做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产品品质?答案是运用先进技术、智能化改造,为老药企插上二次腾飞的翅膀。近年来,九惠制药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技术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在药物提取、纯化、干燥等生产工艺环节中运用先进的酶提取、膜分离、高真空低温连续干燥等技术。
2019年,九惠启动九惠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为降本增效,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求,九惠还依托智能制造为企业赋能,在一期项目使用“中药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综合实力。
“项目配备了目前中医药制造领域最先进的设备设施,这也标志着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在我们每天提取的药材处理量可以达到120~130吨,相对于过去一两年来说,我们的药材处理量提升了接近60吨左右。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通过智能化设备投入和流程优化等措施提升产能,预计今年产能将比2022年提升30%。”黄林华说。
据介绍,接下来,九惠将以“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为理念,规划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中药产业由粗放型传统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转型,企业将继续以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中药领域药材加工和药品生产研发销售等,助力惠州大健康产业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