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高素质护士队伍 助推护理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护理集体与个人展风采

2023年05月12日惠州日报专题
字号:T|T
<p>    获奖代表合影。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摄</p>

获奖代表合影。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摄

<p>    吴伟娇。</p>

吴伟娇。

<p>    郭芸。</p>

郭芸。

<p>    吴杏菊。</p>

吴杏菊。

<p></p>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护士,是医院里独特的风景,他们头戴燕尾帽,身着一袭飘然的白衣,以南丁格尔精神,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穿梭于忙碌的门诊与病房之间,以精益求精的服务和尽善尽美的关爱赢得患者的信赖。

近年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多措并举锻造了一支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随着学科建设与诊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该院的护理事业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今天,让我们走近部分优秀护理集体与护士,解读他们的护理情缘,感受护理工作背后的温暖情怀与使命担当。

A

●惠州市2023年度优秀护理集体内镜中心

开启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发展新“镜”界

承担着全市消化内镜及内镜消毒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市一院内镜中心,是广东省内镜护理专委会副主委单位、惠州市内镜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惠州市消化内镜及内镜消毒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科室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护理团队,现有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理师5名,90%以上为本科学历。

内镜护理学科带头人、主任护理师李春燕擅长内镜护理疑难配合技术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管理及培训,她介绍,内镜清洗消毒是内镜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惠州市消化内镜及内镜消毒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平台,科室承担了惠州地区消化内镜护士的内镜护理配合及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培训任务,在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同时,促进了惠州市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发展。

多年来,科室重视护理人才培养,选送了3名护士到省级医院培训,培养了内镜护理专科护士2名,3位护士承担广东医科大学2+2护理本科班的教学任务。构建了惠州市基层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体系,该院内镜中心将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技术在全市19家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连续多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各类培训班,培训覆盖惠州市19家内镜中心500余人次。

在内镜中心,护士对医生的手术配合与默契共识很重要,科室护理团队目前承担着全院1500张病床的内镜诊疗护理工作,年开展内镜检查、治疗及手术4万余例。秉承“安全护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核心,科室不断组织学习培训,提升护士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手术患者。目前,护理团队已熟练掌握包括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息肉切除、支架置入、空肠营养管置入及胆胰疾病内镜下治疗(ERCP)、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早期治疗(ESD)等在内的高级内镜护理技术。

胃肠镜检查,是个让无数人恐惧的检查,大多数人从内心就表示抗拒,但走进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大部分人首先感受到的是温馨的气息和护理人员亲切的笑容。为了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护理团队从身、心角度出发,不断为患者提供情绪安抚、温馨引导和“有温度”的护理服务。从保护隐私的病服人性化设计,到床位护栏高度的贴心设置,这里处处体现着浓浓的人情味。据悉,内镜中心护理团队自创服务患者“三部曲”,以全方位的服务给患者打造家的感觉。

内镜中心还开设周末消化内科专科门诊、周末胃肠镜检查、电话随访、自助打印报告,做到普通内镜检查24小时内完成、无痛胃肠镜检查3个工作日完成等。经过科学设置,患者预约、检查、诊疗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消化内镜中心还推出胃肠镜检查+治疗“一站式服务”,对于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肠小息肉切除、急性消化道出血等内镜下检测及治疗,可以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同步进行,避免了再次胃肠道准备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减少了患者痛苦,节约了诊疗时间和费用。

B

●《三十年护龄荣誉证书》获得者吴伟娇

三十载最美芳华奉献给护理事业

30年,可以庸庸碌碌、平淡无奇;30年,亦可以默默奉献、帮扶救人。一本沉甸甸的《三十年护龄荣誉证书》,见证着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小儿骨科护士长吴伟娇在护理工作中芳华如歌、青春永驻的30年。

吴伟娇1992年毕业后开始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超过30年。她在骨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是广东省中医药围手术期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创伤专业委员、惠州市骨科护理学会副主委、广东省护士协会创伤救治与创伤骨科护士分会委员。曾于2002年6月至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出席惠港国际卫生健康讲座。

2010年,吴伟娇加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并参与创伤骨科的科室筹建,依托自己丰富的骨外伤护理经验,一步一个脚印把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带上正轨。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精湛的护理服务,多年来,她好学上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学术成果累累。她负责课题研究两项,发表论文四篇,包括《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35例围手术期护理》《基于护士参与的三级镇痛工作模式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应激后效应的影响》。

“护士的工作日常面对的是人,人具有复杂性,在患者受骨伤期间,身体、心理方面的健康都是我们需要考量的,这需要我们护士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吴伟娇说。她所在的骨科病区有不少高龄老人、幼儿骨伤患者,为了给这些特殊群体特别的照顾,在护理工作中,她会从床位统筹方面综合评估并给予特别照顾。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从细微处入手,着重从心理情绪安抚、患者伤口护理、康复评估等方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2022年冬季,新冠病毒肆虐,骨科病区里不少护士都病倒,面对科室里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已经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吴伟娇在自己还带着低烧、咳嗽、身体打寒战的情况下,坚持带病上班。回顾起30年的职业生涯,吴伟娇休假请假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怕有难得的一次休假,她仍牵挂着患者,不停通过手机查看等方式关注科室里患者的情况。在她的眼里,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骨科病房里随时都会有紧急突发状况,只要病区里有需要她的地方,她就能马上放下一切回到岗位上。作为一名护士长,她长期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带领科室护士团队以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吴伟娇在任何需要的时刻都冲锋在前,工作上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新时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高效完成各项任务。

母亲,是吴伟娇引以为傲的另一个身份,但也是她最容易疏忽的一个身份。吴伟娇有一个可人的女儿,因为工作忙碌,吴伟娇常常忽视了对女儿的关心。所幸,女儿从小到大非常懂事,并且对于妈妈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包容。

“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虽然这30年有苦有泪,但我不曾后悔,因为在这份职业中我找到了成就感。”吴伟娇说。

C

●惠州市2023年度优秀护士郭芸

时刻更新知识储备让自己永不掉队

14年来,她用坚守诠释着爱岗敬业,力行着南丁格尔精神;14年来,她坚持践行着“用心坚守,用爱呵护”的高尚情操,守护医者仁心;14年来,她用温馨的服务呵护着一个又一个患者,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姐妹的好榜样,更是病人及家属的生命天使。她,就是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护理师郭芸。

郭芸2006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后服务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先后轮转于心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科室参与临床护理工作,2009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伊始调入该院危重医学科负责临床护理事业。

“ICU是个多学科协作的诊疗科室,承担着抢救危重患者的艰巨任务,对护士的专业知识要求非常严格。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我们护士都必须要知晓。”郭芸说。在她看来,做一名优秀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吸取医学营养,丰富自己的护理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在护理领域深耕的郭芸,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2020年,她作为危重医学科护理组血流动力学组长,设计并负责与市中心人民医院协同合作的市科研立项:PICCO监测下CRRT单双管引血对患者连续性监测数值的影响,各项数值的记录,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这类危重症患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后,她更参与到临床护理的多个课题研究中。

作为护理团队中的一员,她深谙单打独斗永远比不上团结协作。她曾经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医院品管圈大赛课题研究型专场,这使她更加了解到团结协作、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作为护长的好帮手,她一直作为夜班组长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2022年当选科室护理组长并直接参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护士不光要了解具体的护理措施,还要了解这项措施背后的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抢救。”郭芸说。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医学科构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这给广大护士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危重医学科是个每天都上演生死离别的科室,一个暖心的小举动,也许能激发患者的求生欲,给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为此,郭芸将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奉献给患者,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手足部护理甚至在床边与昏迷的患者聊天……每一项护理她都认真对待。在抢救病患的同时,还要兼顾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甚至忍受指责谩骂。虽然苦和累,但每次看着患者痊愈康复走出病房,郭芸总有说不出的欣慰,她深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关爱护士的氛围,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D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护理工作者吴杏菊

家人的支持让自己“疫”路无悔

为众人抱薪者,必为大众所铭记。三年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义无反顾,逆行无畏,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奋战在抗疫一线,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护士吴杏菊就是其中一个。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吴杏菊长期参与支援疫苗接种和核酸采样工作,最长的时候从早上7点半工作直落到第二天凌晨,饿的时候啃点饼干继续奋战。在疫情严重的时候,护理人员人手不足,为响应上级号召,吴杏菊顾不上安顿家里的孩子,收拾行李直奔病区服务阳性患者。作为临危受命的楼栋护士长,吴杏菊顶着压力却不慌不乱,从带领护理团队铺床叠被、准备物资到安排患者入住,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面对患者的各种需求和询问甚至抱怨,她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解释。在病区里,她每天去巡视病房,对患者的需求给予及时回应。她不仅仅护理疾病,更护理人心,以温暖的关怀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爱。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吴杏菊格外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但由于护理工作忙碌,亲子时光显得特别奢侈。她依稀记得,有一次自己跟车回医院接癌症术后阳性患者到定点医院,途中路过家门口,自己透过车窗试图寻找儿子的身影,最终没找到,当时内心颇有一些遗憾。

“曾经三更半夜接到转运重症阳性病例,为了不让同事过度劳累,我多次请缨跟负压车外出去各医院的发热门诊转运重症新冠病人到定点医院救治。”吴杏菊说,在疫情期间所有护理人员都特别辛苦,但事情总得有人做,骨子里的性格使得自己积极主动,敢啃“硬骨头”。

奥密克戎病毒给抗疫工作带来新挑战,伴随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接踵而至,吴杏菊马不停蹄投身于医院重症阳区(今重症医学科二区)的工作。在重症阳区,她经常顾不上吃饭、休息,连闭眼的时间都是奢侈。除了照顾患者,她还要捋顺各项工作,抽血气、测血糖、做雾化、气管插管、电除颤、心肺复苏、帮病人吸痰、翻身拍背、俯卧位通气、做CRRT……重症患者无法自理,需要医护人员悉心照顾,一天的工作下来,她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浸湿了全身。

“做我们这个工作,一定要有颗大心脏,承受力要强。”在高压工作下每天接触重症阳性患者,也经历了多个生死瞬间,吴杏菊对自身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她而言,疫情是考验,更是自身职业的成长。

吴杏菊的丈夫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期间曾作为援藏医疗队成员参与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也曾多次报名申请抗疫,参与院外的核酸采样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抗疫“夫妻档”,她与丈夫双双下沉疫情防控第一线,隔着数千里的距离相互鼓励,用超越时空的并肩作战诠释独特的浪漫。她坦言,护士这一行业确实辛苦,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支撑自己坚守这份职业的动力源泉,自己也将一如既往做好这份神圣的工作。

市一院多个护理集体 和个人获市级表彰

2023年度国际护士节前夕,为向长期在一线工作岗位辛勤劳动的护理工作者表达敬意,激励全市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惠州市护理学会对2023年度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的优秀护理集体和优秀护士进行表彰,市一院多个护理集体和个人获得荣誉称号。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期间表现突出的护理工作者进行通报表扬,向从事护理工作满30年的护理工作者颁发《三十年护龄荣誉证书》,市一院多名护理人员也榜上有名。具体名单如下:

●惠州市2023年度优秀护理集体:

急诊综合病区、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内镜中心

●惠州市2023年度优秀护士:

郭芸、何最、黄少娟、徐春艳、林小妮、刘丽君、欧诗雅、梁英、郑雪芳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护理工作者:

严谨、吴杏菊、黄园、沈文丽、刘远航、吴双华、陈桂欢、罗新勇、谢金

●《三十年护龄荣誉证书》获得者:

吴伟娇、高咏萱、甘惠静、叶顺芳、陈广秀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庄彩蓝 王运广 程秋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