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面会上,《醒·狮》主演和惠州观众沟通交流。
“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5月9日、10日,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该剧是首部以国家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舞剧,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故事背景,反映大时代风云中南粤儿女勇于抗争的精神。
上演首日,《醒·狮》剧组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主演见面会,分享舞剧的创作历程与幕后故事。
全面展示广东醒狮和岭南文化
醒狮作为中华传统狮舞的一脉,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优秀民俗文化集大成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起舞,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舞剧《醒·狮》以南粤醒狮为题材,以10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为故事背景,以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高潮爆发点,对历史进行回溯。
舞剧《醒·狮》将醒狮、南拳、舞蹈和民间艺术结合,通过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反映大时代风云中南粤儿女勇于抗争的精神。
据了解,《醒·狮》中大量的舞蹈语汇来自醒狮的舞步,并融合了南拳、蔡李佛拳、木人桩等动作,巧用舞蹈诠释武术力量。与此同时,该剧还运用了广东唢呐,并融合了埙、琵琶等传统乐器,充分展现岭南特色。
武术和舞蹈深度融合
见面会上,依力凡·吾买尔、庞冠宇、李奥、刘星月四位主演与剧迷见面,并分享舞剧的创作故事,讲述了各自对剧中角色、醒狮精神的理解。
作为一部聚焦岭南文化的舞剧,《醒·狮》剧组在将爆发性强的武术与传统舞蹈相结合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习南狮者必习南拳。”庞冠宇说,要呈现好南狮的形象与精神内核,体现武术中的爆发感,习练南拳的底子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剧组邀请专业的南拳教练对主演开展为期一年的封闭式训练,为后续的排练及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将武术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再与舞蹈相融合。”李奥表示,作为有别于舞蹈的非遗传统文化,在训练的过程中,演员们先将南拳、南狮的知识、技巧内化于心,在尊重文化的前提之下,再将其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传承。“这是一个文化与文化融合的过程,我从中也收获非常多。”
在创作及排练过程中,演员们对岭南文化的了解也愈发加深。
“多元、丰富、人情味、烟火气……”刘星月在讲述对岭南文化的印象时表示,《醒·狮》在创作过程中发掘了岭南文化的很多细节和特点,并呈现在舞蹈之中,希望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和很多岭南城市一样,这里四季如春,包容性也很强。”在提及对惠州的印象时,依力凡·吾买尔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惠州,此前他曾去过惠东县旅游。“惠东的海边很不错,能够让人尽情享受。”
“惠州和家乡海南的粉都特别好吃。”在抵达惠州后,庞冠宇特意打卡了本土美食横沥汤粉。除了品尝了舌尖上的美食,他还一路上仔细观察沿途的人文风景,“惠州给人的感觉是很美好的。”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卢泓宇 通讯员钟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