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堂小学趣味音乐课。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姜劲宇 摄](../../../pic/202306/06/fafdea08-31a9-4837-bde1-46bf1235c109.jpg.1)
惠州市中堂小学趣味音乐课。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姜劲宇 摄
![惠州市龙丰学校阅读课。](../../../pic/202306/06/7ade727c-4f58-420c-9544-a18315834d2b.jpg.1)
惠州市龙丰学校阅读课。
![扫码查看采访视频](../../../pic/202306/06/f4c96669-cfc5-4b80-8c49-b62c52dd5b1b.jpg.1)
扫码查看采访视频
今年将新建、扩建4所公办学校,并通过挖潜扩容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力争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万个以上。”日前,在惠州日报社、惠州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惠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活动中,惠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勇表示,惠城区教育局将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所需所盼,在增学位、促均衡、提质量上做文章,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好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增学位
今年将新建、扩建4所公办学校
谈及今年惠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杨小勇表示,惠城区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增位提质”为中心,统筹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走实走好惠城教育发展新路,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小勇表示,惠城区教育局将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所需所盼,大力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和校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增量”是近年来惠城区义务教育建设的“重头戏”。惠城区教育局通过在“增学位”上做文章,大力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6150个,其中,去年新建、扩建6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0740个,今年将新建、扩建4所公办学校,并通过挖潜扩容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力争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万个以上。
今年推进7所公办幼儿园移交开办工作
“公益、普惠、优质,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入园需求,是我们发展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小勇介绍,在学前教育方面,惠城区教育局按下“加速键”,分类施策,采取新建、扩建、回收、租赁等多种方式分类推进公办园学位建设,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6%、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94.31%。今年,还将推进惠城区第四幼儿园等7所公办园的移交开办工作。
在推进公益、普惠的同时,惠城区教育局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龙头作用,组建幼教集团10个,引导优质公办、民办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园及“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接下来,该局还将继续放大区域内优质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幼儿园之间资源共享、联研联培、优势互补,不断推动学前教育走向优质均衡,写好“幼有优育”答卷。
促均衡
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优秀教师送教送课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惠城区教育局在“促均衡”上做文章,开展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优秀教师送教送课活动,拓宽农村教师成长通道,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更好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去年,全区统筹安排约1.2亿元用于4个教育强镇复评,学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同时,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中心区21所优质学校与61所农村学校“结对子”。推进城乡教育联动,组织11个学科86名中心区学校优秀教师开展送教活动和送课下乡等活动,提升乡村薄弱学校、民办学校教研和教学水平,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展城乡“校际联动”“教研联盟”等活动,为城乡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搭建平台。
提质量
集团化办学,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样板学校
近年来,惠城区教育局坚持教育硬件和“软”品质两手抓,在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杨小勇介绍,惠城区教育局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及时增补师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今年,该局继续开展“‘惠’聚优才”招聘活动,走出去多渠道引入名优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及高校优秀毕业生等,扩充师资队伍。
杨小勇表示,在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样板学校,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学校提质创优的同时,惠城区教育局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作用,不断夯实教师培训质量,构建多种培训互为补充的继续教育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开展比赛活动,让老师们在不同时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惠城区成立了20个名校长(园长)、名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探索并建立名教师、名校(园)长培养机制,建设一支在全区乃至全市教育教学领域有成就、有影响的名教师、名校(园)长队伍,促进全区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杨小勇说,今年重点加强对近几年新进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铺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快车道”。在提升教师“软”实力的同时,筑牢师德师风“高压线”,推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落实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全覆盖,引导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
策划 贺小山
统筹 林奶花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黄胜海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