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疾预防行动方案发布

开展五大行动,涉及30个部门工作职责,明确25项主要指标

2023年06月09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学校开展“水中闭气”体验活动,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罗霞 摄

学校开展“水中闭气”体验活动,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罗霞 摄

从出生到年老,残疾风险伴随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近日,惠城出台了《惠城区残疾预防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行动方案》涉及30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和25项主要指标,提出实施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康复服务促进五大行动。到2025年,覆盖惠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残疾预防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全区群众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社会残疾预防素养明显提升。

加强残疾预防知识普及

建立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

如何开展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行动方案》指出,要建立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推动将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识纳入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妇幼保健人员、社会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等职业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形成残疾预防知识科普骨干队伍,确保残疾预防知识规范、有效传播。针对重点人群、主要致残因素定期更新、发布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加强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主动提供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识,普及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预防的科学知识、方法。

组织实施重点宣传教育行动。持续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爱耳日、爱眼日等宣传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方式,加强残疾预防知识专题宣传,提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

加强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全面实行免费婚前、孕前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是导致先天残疾最重要的因素。《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婚前、孕前保健。推进婚前保健,全区全面实行免费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发挥妇女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婚育健康宣传教育服务。推进数据对接,共享全区婚姻登记管理基础信息,加强疾病预防和优生优育管理。婚前医学检查率超过85%,产前筛查率超过80%。

做好产前筛查、诊断。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广泛开展产前筛查,加强对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推进高龄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等制度,强化区、镇(街道)、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网底和转诊网络。同时,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8%以上。

加强疾病致残防控

以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超80%

在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方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好体育健身在主动健康干预、慢性病防治、康复中的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不小于65%,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超过3000。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个体危机干预,加强群体危机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超80%。

同时,加强职业病致残防控,做好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落实防尘、防毒、防噪声、防辐射等重点措施,减少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加强重点人群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加强严重致残职业病患者救治,预防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等致残。

加强伤害致残防控

鼓励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

在加强伤害致残防控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防灾减灾能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空气、噪声污染治理。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完善儿童伤害预防工作网络,推广“四安全”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模式,积极开展针对儿童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烧烫伤、中毒、暴力等风险的安全教育,提升家长看护能力,强化家长监管责任,培养儿童避险意识,加强对玩具、电子产品的监督和管理。

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强化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加强老年友好环境建设,鼓励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

加强康复服务

为7~17岁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康上门”

未来几年,推进康复服务的重点工作有哪些?《行动方案》提出,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底,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人数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人数达到12人。

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健全基本康复服务、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标准规范,持续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7~17岁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康上门”,积极开展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实现持居住证的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同时,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推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等加快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绿色社区创建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和完善无障碍设施,提升出行安全性。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加快普及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和自助公共服务设备无障碍。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