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通讯员惠市组
202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自今年省委全面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来,我市深入领会落实,加强谋篇布局、科学部署,有序有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党建引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百千万工程”上示范攻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四大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着力把党建工作贯穿到“百千万工程”全领域各环节,切实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惠州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走在全省前列。
锤炼“干部敢为”作风,锻造奋勇争先的干部队伍
让干部敢为,就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制度机制,引导干部能上能下,敢作敢为,善作善为。
《措施》提出,要把准干部敢为的政治方向,实施“思想领航”工程,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必学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培训必修课,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分领域分专题开展素质培养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县镇领导干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能力。
《措施》进一步指出,要树立唯干唯实的鲜明导向,着力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健全干部日常考察机制,推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制度落地见效,对全脱产参加“百千万工程”的干部常态落实表彰奖励一批、晋升职级一批、提拔使用一批,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因主动揽责涉险、破解难题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且一心为公、主动认错改错的及时给予减责或免责,对因不实、恶意举报受到负面影响的采取合适方式进行澄清,并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举报人责任。
《措施》还要求,突出严管厚爱,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正确对待受处理处分干部,敢于给平台、压担子,对处理处分影响期满且认错态度诚恳、工作表现突出、群众普遍认可的干部,积极稳妥使用,并把谈心谈话作为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方式,做到“五必谈”(干部岗位变动必谈、参加重大专项工作必谈、出现苗头性问题必谈、受到组织处理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
提振“地方敢闯”精神,形成竞标一流的干事生态
让地方敢闯,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地方进行自下而上的试点探索,在抓贯彻落实上创造性开展工作。
《措施》提出,要发挥考核导向作用,牢牢抓住县域这个关键,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任务和核心指标开展季度监测,对走在前列、奋勇突破的县(区)实行专项奖励、通报表扬。
《措施》强调,要强化乡镇节点功能,建立分类考评机制,定期评选“百千万工程”十佳乡镇党委,示范带动各乡镇(街道)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同时,不断探索构建乡镇(街道)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机制,强化市与镇的直接互动,推行“镇街点单、市县上菜”的互动式、定制化政策制定模式,助力乡镇(街道)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方要推动“百千万工程”精准落子、早日见效,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措施》明确提出,要推动市级权限应放尽放、能放则放,最大限度为地方扩权赋能,让地方敢“闯”迈开步子、放开手脚。要完善支持保障机制,支持乡镇全覆盖完成“五小”场所和周转房建设,每年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激励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营造“企业敢干”氛围,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百千万工程”的落地落实,离不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企业敢干,就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生动局面。
《措施》明确提出,要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建立健全“党企直通车”“企业服务官”等制度,建立招商引资信息跟踪机制、重大招商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坚决兑现各类惠企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
《措施》要求,要不断优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进“3+7”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重大项目联合党委扩面提质,强化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
对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党建促高企培育联动机制,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牵头,推动科技等部门党组织与重点孵化企业结对共建,助力高企“倍增计划”。要优先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要赋予产业联盟、一流科技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举荐权和职称评审、技能认定自主权,稳妥有序下放人才项目自主评审权。
强化“群众敢首创”劲头,凝聚共创一流的智慧力量
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要全面动员,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完善创新体系,让创新的活力在全社会不断涌动。
《措施》指出,要营造尊重“首创”精神的环境,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以“党群活动日”为载体,鼓励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建言献策。同时,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中心”融合建设,打造党群联系、议事协调、矛盾化解的阵地空间,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善治的社会环境。
《措施》进一步明确,要做优施展“首创”才干的舞台,优化实施人才服务团项目,每年选派人才70%以上倾斜到惠东、博罗、龙门服务“百千万工程”,定期举办博士人才县区行活动。要不断优化激发“首创”活力机制,加强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统筹使用、动态调配,用好用活市县两级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优先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并向基层倾斜。同时,通过开展“人才服务提升年”行动,完善党政领导、人才工作者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消除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