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齐发力 敲开幸福门

惠东巽寮度假区渔业村加强社会治理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3年06月1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渔业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

渔业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

华灯初上,海风习习,渔港沿街商户的店家们开始切换“忙碌”模式,摆放桌椅、准备食材,迎接食客们的到来。洁白的沙滩上,赶海和拍照的游人逐渐多了起来,为缓缓降临的夜幕增添了不少人气。这是记者日前在惠东县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渔业村见到的情景。漫步走进该村巷道,只见孩子们正在玩耍嬉戏,三五老人坐在亲水栈道话家常,内街小巷干净整洁,家门敞开,邻里间相互走动,嘘寒问暖,闲话家常。

“村里现在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特别是治安方面,村民特别放心。”村民苏进深有感触地说。

多年来,渔业村以民生为本,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十佳最美渔港”“广东省卫生村”等荣誉,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

居住

村容村貌展新颜 大家住得更舒心

“我们老百姓对村里变化最大的感受,就是环境变好了,道路平坦了,再也不怕走夜路了。”苏进说,渔业村是上个世纪50年代渔民上岸兴建的小村落,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村里私搭乱建、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情况随处可见,有的小路连摩托车都开不进去。

民生为本,服务为先。“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恶劣的环境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和村子未来发展,住都住不舒服,更谈不上社会治理。”渔业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明仔说,“乡村振兴主体是村民,要获得村民认可,我们就必须带头干。”为解决此问题,苏明仔在巽寮度假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调研找对策,大力推进渔业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推进之初并不顺利。村里计划拓宽村道,需要拆除各家各户门前围墙,但遭到大部分村民的强烈反对,清拆工作几度停滞。苏明仔发现,问题出在组织凝聚力上,于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从自家的围墙拆起、党员亲戚邻居跟着拆,把样板路建起来。随后,村里道路变宽了,村容村貌变靓了,持续的变化让村民的观念也开始转变,大家逐渐形成“把环境治理好,大家才住得舒心”的共识。

2022年,为落实“两反一防”和推进村内环境治理,该村在村内和周边沙滩区域安装68个高清摄像头和一套热成像装备,对村内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控,更好地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几年下来,村民们逐渐从最初不理解、有怨言,转变成为支持和主动配合村里工作,积极参加村民大会,踊跃建言献策。

治理

“三治”融合换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渔业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全村现有276户,户籍人口共有1430人。村子原是一片荒芜的沙滩,上个世纪50年代因陆续有渔民为躲避恶劣天气等原因上岸搭棚居住,慢慢形成一个小渔村。前些年,村里存在较多陋习,有时还出现打架斗殴、赌博甚至有个别人员吸毒现象。

2017年,新的党总支班子加强治理的同时大力谋发展,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经过几年的改造,村子变漂亮了,村民文明了,村痞流氓没有了,晚上不关门也不怕。”村民苏进说,虽然村里没有请保安,但这几年没有发生违法犯罪事件,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自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前提,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增强社区的社会黏性和成员归属感,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则是关键。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渔业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思路,通过凝聚村民广泛共识,修订村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加强民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形成了良好村风民风。”巽寮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海鹏说。

据介绍,以前的渔业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村务管理混乱,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较大。“群众有意见,就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然后进行改进。”苏明仔说,经过梳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村民的生计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渔业村党总支部因势利导,把滨海旅游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充分发挥此前成立的休闲渔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规范管理渔船,并加强环保政策宣传、引导村民文明出海,让村民“旅游饭”吃得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为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调动村民自治积极性,村委会还尝试召开全村户代表会议,所有村民聚集在戏台,参会人员的规模打破了该村与会人数纪录。会上,苏明仔把全村未来发展计划和目前村里主要工作向村民解释说明。让他欣慰的是,会议传达的内容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大家自愿响应号召,积极配合。

找到与村民有效对话的方式后,渔业村每逢有要事便召开村民大会,与村民沟通村内发展事务,有效建立起村民与村委相互信任的桥梁。

法治:每月开展一次法律志愿服务

为促进“三治融合”有效开展,渔业村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文化服务中心、理事会等,同时制定村法律顾问制度,并与广东翔伟律师事务所结成法律共建单位,以加强普法宣传为重点,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进农村”法律知识宣讲,每月开展一次法律志愿服务,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引导村干部和群众树牢法治思维,推动渔业村形成了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渔村。渔业村通过召开禁毒大会、入户宣传、列举真实事例等方式宣传毒品危害。一旦发现吸毒者,村里马上报警将其强制送到戒毒所,在村民中形成威慑。

德治:学习先进争当模范氛围不断浓厚

2020年12月,该村成立道德评议会,引导村民摒弃各种陈规陋习,弘扬社会道德文明,传递正能量,形成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记者注意到,该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规定,每年专门从村集体资金中拿出6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计划是每年每户有2000元的奖励金。通过定期开展村规民约考评,表现好的村民方可得到全额奖励金,如违反规定则进行扣减。

针对农村大操大办陋俗,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工作纪律、婚事简办制度和丧事简办制度,还将相关制度上墙公布。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对全村的婚(喜)事和丧事活动进行登记,摒弃“天价”彩礼、高额礼金、借机敛财等陋习,反对铺张浪费,不大摆宴席,提倡婚事简办、喜事新办,提倡文明节俭的丧葬活动,倡导厚养薄葬,加强殡葬改革,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干群同心,团结一致是重点。和群众要多交流多沟通,村里活动或重要决策必须让村民参与,让大家融为一片。”苏明仔说,该村积极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利用渔家文化、疍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歌表演、妈祖文化节、端午龙舟赛、春节篮球赛等节日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村民形成向上向善的文化自觉。

渔业村还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巾帼服务队、便民服务队等志愿者团队,定期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关爱戒毒人员,开展人居环境清理活动、入户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村里的乡风民风得到了明显改善。

教育

家校合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因为家长靠休闲渔业来支撑家庭生活,常常早出晚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子女的教育。”今年25岁的苏文彬在苏明仔的鼓励下,回到村委会工作。他说,近年来,村“两委”干部以网格化包干的形式,多次到村民家中进行宣传,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工作时间,重视孩子教育。以前该村无人读大学,现在村里每年考上高中和大学人数不断增加。

“新一代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家风建设和抓好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治理的长久之计。”苏明仔说,为了提高村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村里组建了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代表、教师代表等为成员的渔业村家长学校。该家长学校按照工作制度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并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整合运用村文化室等资源,组建家长学校家教讲师团,每年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调解、亲子活动策划等主题,至少开展3次家长指导讲座和2次亲子活动。

“社会治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渔业村每位村民都能安居乐业,将渔业村打造成惠东滨海旅游的一张名片。”苏明仔说。目前,渔业村正在筹备成立旅游管理公司,通过公司来统筹整个村的文旅资源,统一经营统一打造,逐步形成“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格局。

“渔业村在巽寮度假区树立了社会治理先进典范,同时提升了景区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让各村争相学习。”李海鹏说,接下来,巽寮度假区在推进旅游开发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渔业村社会治理的经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巽寮模式”。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徐焕棠 洪鹊儿 特约通讯员钟浩远 通讯员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