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经验交流会举行

5对劳模工匠结对助力集智创新

2023年06月20日惠州日报大亚湾新闻
字号:T|T
    高东斌(中)通过现场教学“传帮带”青年人才。

高东斌(中)通过现场教学“传帮带”青年人才。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不仅要对内做好培训和传帮带,还要走出去开展技术交流。”“近年来我们工作室成员自己动手制作了几十种简易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为积极搭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对接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该项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日前,大亚湾开发区总工会劳模工匠联络站在惠炼家园技能鉴定中心举行“劳模引领,匠心传承”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大亚湾工匠代表一起观摩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高东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进行交流座谈,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经验分享和理念碰撞,现场气氛热烈。

已创建工作室8家涉及6个行业

交流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厂区综合楼展厅,通过图文及模型进一步了解中海油惠州石化的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及技术成果等,对大亚湾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交流会上,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全国劳动模范高东斌首先分享了工作室的创建经验和心得。该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充分发挥“传帮带”青年人才作用,通过导师带徒形式,积极参与公司项目开工建设、解决生产难题、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培训授课等工作,锻造出一支肯钻研、素质高、技艺精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公司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人才培养等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该工作室成员已有7人通过高级技师鉴定、3人通过技师鉴定、11人通过高级工鉴定。

随后,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吴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世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唐宏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孟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围绕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日常管理、创新成果、教育培训等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会收获良多,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

据了解,大亚湾开发区目前已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家,其中市级7家、区级1家,涉及6个行业。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徒结对、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创新创造,为企业培养了众多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推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全区工会工作的亮丽品牌。2022年5月初,大亚湾开发区总工会在全市率先创新成立劳模工匠联络站,意在鼓励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加强横向联合、自由结对、联建共创,放大创新工作室集智创新、技术传承功能。

劳模和工匠结对深化交流凝聚共识

交流会上还举行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工程结对仪式,高东斌、吴斌、孟钢、唐世瑾、唐宏华等5位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导师,分别与金哲、付省叁、黄纪新、王江全、樊廷慧5名“大亚湾工匠”正式结对。

据了解,为持续巩固技术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和传帮带作用,大亚湾开发区总工会今年4月启动了“劳模精神·匠心传承”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工程,高东斌等5位先进典型担任培育工程导师。接下来,结对的导师和工匠将进一步加强行业联合,深化交流、凝聚共识,联建共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联络站成立以来,通过开展交流分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大亚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大亚湾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刘焕斌表示,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联络站集聚创新效应,推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向纵深发展,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要加强联动创建,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能;筑牢创效高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化结对带建,多维度发力培育新工作室。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