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各地旅游景点爆满。喀什朋友发来视频,遥远的古城也是人头攒动,据说附近县城和草湖镇的酒店宾馆都人满为患了。我们总是习惯于不凑热闹、不挤资源,没有去热门景点,而是应朋友刘总夫妇之邀,去本市的惠东安墩度假。
从惠城区出发,在惠大高速行驶一段路,转入潮莞高速,道路边是满目的苍翠和红色碎花,车辆不多,这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简直出乎想象,山顶上有灰色的云,告知山里下雨了,头顶却是蓝天白云,表明天气还是晴朗而又不炎热的。
约莫一个小时,下了高速路,汽车驶进狭窄的盘山路,路两边除了田地,就是斑驳老旧的房子和新盖的小楼,错落在视野中,成鲜明对比。随着水口村、葵双村、红色安墩欢迎您、千亩蜜柚基地等标识一一闪过,进入一段宽阔的大道,在乡间显得很气派,路灯杆上,党徽状的宣传牌耀眼醒目,上面印着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经了解才知道,194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批准成立粤赣湘边纵队的指示,1949年1月17日,下令将边区所属部队统一改编,下辖东江一、二、三支队和湘南支队、赣南支队等七个支队。同年2月1日,在安墩镇打醮埔召开“庆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大会”。该纵队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南下扫清残敌、解放广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感叹:惠东是一个遍布红色元素的地方呀。
经过一段颠簸的石子路,让人又回到老旧的村庄,似乎是在修路,车子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好在,左边散漫的河流中,有一个四层,每层十多个排列整齐的圆形石盘,错落叠加,形成连绵美丽的小瀑布,像楚河汉界的切割线,让上游的河水层层流泻下来,刘总说这是网红打卡地。再往上走,就是严田村、大布村,我们栖息的御上明珠酒店就在半山腰,四周各种建好的、正在建的温泉度假酒店零零散散不规则地坐落在山林间。进到酒店,介于酒店和民宿之间的风格,地板、走廊、扶手均为木质,有一种乡村的古朴。木制的屏风将卧室和温泉池隔开,两把藤椅,让人心情松弛,很快进入休闲状态。
园林餐厅是御上明珠酒店的餐厅。我们一边喝着充满青草味的油柑茶,一边看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哥做柴火坑鸡。十来根20厘米长的柴木被喷灯点着,油才入锅,蒜、辣椒、姜等调料就进锅了,香味刚入鼻,一碗螺又滚进锅里,翻炒几下,主角鸡肉登场,然后加水盖上锅盖焖烧。主人说,这个鸡肉好吃的原因,不在炒制过程,而取决于炒之前的腌制水平。鸡肉的香味还在口中缠绕,焖鱼、粉丝汤、牛肉、脆笋、丝瓜、南瓜和芋头、鱼丸、清炒小白菜等七碟八盘就满当当上了一桌,我们边吃美味,边喝着酒店自酿的用金樱子泡的土炮酒,颜色和味道类似花雕酒,比白酒柔和,比红酒浓烈,口感舒适。几杯过后,每个人脸上都泛出红晕。我想,所谓农家乐,就是每一种当地植物都凝结着家乡的味道,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品尝美味、记住乡愁吧。
记忆如茶,岁月浓颜。刘总显然熟知这里的山水和人文,他介绍说,这里有一个叫古槐基的退伍军人,在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当教师,坚守深山37年,先后获选“感动惠州人物”“广东好人”,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古槐基的事迹被惠州市作协副主席刘明霞记录成书:《乌禽嶂下的中国好人——一个乡村教师37年的坚守》;这部书荣获“建党百年广东百部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刘总还介绍说:10多年来,还有两名安墩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这在一个镇上来说,也是非常光荣的了。
夜晚,浸泡在房间的温泉池里,一边体验着热汤的温度,一边听房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时不时有礼花焰火绽放在开放式窗外,像欢天喜地的除夕或者元宵节夜景。一只狗不停地狂吠,持续不断,叫声粗粝,听声音是只并不年轻的狗,是它不甘家园的宁静被连绵不绝的爆竹和烟花惊扰?还是听着一声声炸响激动不已,一起放歌?
泡过热汤的皮肤,有涂了一层薄釉的光滑,真是好水呀!既能消除身体的倦怠,更是洗去心里的燥热,体验真正的涤尘之洗。难怪酒店老总说:这里就是水好。
这次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夫妇、女儿、妹妹,在树林里,光影下,农村田野边、小路上,都留下了不少美照,刘总的人物拍摄水平堪称一流。他始终追光走,或站、或蹲,支架或高、或低,左眼紧闭,右眼贴着镜头,右手不停地“咔咔”按下快门,一个场景可以拍几十张甚至几百张,从中选出一二,构图、光线、表情都很有讲究,不用修图就是精品。他用质朴和最实在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在人物摄影上的专业水准,是靠一份执着的坚守,重复着几个标准而又单调的动作获得的。
先生近日迷恋上《游牧时光》,不厌其烦地要么哼唱,要么在手机或平板上放着各种不同版本,马头琴浑厚、小提琴缠绵、二胡激昂,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器乐演奏下散发着不同的韵致。此刻,置身安墩,听着草原上悠扬的歌曲,像喝了马奶酒一样,醉了的醇香就氤氲在心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