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德军用心用情关爱学生。
去年6月初,当得知惠城区教育局即将组织一批教师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进行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帮扶活动的消息时,惠州市第一中学下埔分校教师杜德军第一时间就提交申请。通过遴选,他成为册亨县冗渡中学惠城班的数学老师,并在冗渡中学挂职副校长。
杜德军坦言,支教一年他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压力和工作环境调整与角色的转换,领悟着组团帮扶教育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美好。回味一年的工作,他用一句话形容:平淡生活中品尝人生真味。
冗渡中学师生热情好客
“冗渡中学师生热情好客,质朴厚道让我非常难忘。”杜德军回忆,他刚来学校时,学校领导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还尽可能地为他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考虑到我是外省人,有生活习惯差异,学校给我配了厨房和厨具。”领导和同事更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周末学校放假,学校领导、老师经常请我去他们家做客,节假日还带我一起参加当地的活动,让我很感动。”
一年中,杜德军也用心用情关爱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教的大多孩子是留守儿童,部分孩子缺乏家庭关爱,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杜德军首先一对一地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适时鼓励他们,教他们学会如何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并提出那句非常有名的激励口号——“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并将其作为全班同学的座右铭。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杜德军不但在学习上教育学生,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时地与他们的监护人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并和远方的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孩子的进步。
教学中,他全面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确保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他创设数学情景,循循善诱,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学生的每次作业他都认真登记,对于作业做得不太理想的学生都会面批,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个学生都理解消化了知识点才肯罢休。为让学生养成知识天天清的习惯,他每天让学生坚持完成5分钟的数学基础知识练习,并将成绩及时登记。他还充分利用学生在校住宿的便利,积极主动找学生沟通。
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到冗渡中学后,杜德军通过与冗渡中学领导班子、学校师生的深入交流,并通过听课等方式了解了冗渡中学教学现状,把握学校教学主要方向,厘清了学校的教师状况、学生学情。支教的一学年里,他上了两次示范课,利用多媒体平台激发学生求学热情,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他每周都会利用教研时间有针对、有计划地就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辅导,还通过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提升业务能力。
在繁重的教学之余,杜德军还深入指导冗渡中学两位青年教师罗鹏、梁建英的教学工作。一年来,他随堂听课达20节,评课、指导课达10多节,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挂职副校长,杜德军积极协助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在学校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广,比如在学校全面推广“三段式”高效早读模式,在上午大课间的基础上增加下午全校学生30分钟跑步活动,将原本的三节晚修调整两节晚修+一节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的作息时间等。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黄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