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桥东野岛文化生活社区由东江酿酒厂旧厂房改建而成

老酒厂变身都市“野岛”

2023年06月30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往昔老酒厂,今日都市“野岛”。</p>

往昔老酒厂,今日都市“野岛”。

<p>    游客前来野岛文化生活社区拍照打卡。</p>

游客前来野岛文化生活社区拍照打卡。

<p>    游客挑选心仪的商品。</p>

游客挑选心仪的商品。

<p>    上野书屋。</p>

上野书屋。

<p>    野岛文化生活社区位于惠城桥东。</p>

野岛文化生活社区位于惠城桥东。

<p>    探秘都市“野岛”</p>

探秘都市“野岛”

东江边高耸的红砖烟囱,顶部有绿植向天生长,像一支特殊的火炬燃着生命之火;斑驳的旧厂房墙体爬满蔓藤,大酒缸随意摆放在墙角,仿佛还能闻到酒香;30多家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时尚创意、生活美学等品牌,错落有序和谐共生……位于惠城桥东黄家塘街、惠州苏东坡祠景区旁的野岛文化生活社区,由始建于1951年的东江酿酒厂旧厂房改建而成,在原生环境中发展创意产业,让游客感受工业遗产文化氛围,获得文化与精神上的良好体验,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生活社区”。

老酒厂

糯米酒享誉东江两岸

2018年,惠州市泽然旅游文化有限公司野岛运营团队走入这片桥东老城的旧厂房,这里已经废弃多年,就像是杂草丛生的野岛,他们对其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名字:“野岛”。

“野岛”地标红砖烟囱高耸,曾经燃烧熊熊烈火,飘出浓郁酒香。1951年,惠州酒业联合社在桥东黄家塘39号诞生,俗称“东江酿酒厂”,开启桥东酒厂的工业生产历史。东江之水和东江优质大米,酿出高品质酒水,“东江酿酒厂”所酿制的糯米酒不仅在东江两岸家喻户晓,还声名远扬,出口20余载,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

1989年,酒厂向饮料市场发展,并更名惠州市粤东饮料厂,产品一度受到市场欢迎。后因经营调整,饮料厂在2002年全面停止经营。

时光曾让这里变得荒芜寂静,不过,这座老酒厂已融入惠州这座城市的血脉和记忆。落户此地的野岛项目,是惠州比较早期的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创意项目,它将老酒厂的18栋规格不一的旧厂房、约12000平方米的空间囊括进“发展版图”,通过年轻人的创意设计和时尚活力催促沉睡的工业资源“苏醒”过来。

新社区

老厂房焕发时尚活力

野岛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保留了老酒厂原有建筑的特色及景观肌理,同时结合商业策略构想、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和都市生活理念,变身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

野岛文化生活社区品牌运营总监许碧盈表示,通过对当代人的生活现状与社区历史思考,野岛将既存建筑与原有树木重新活化,赋予其新的概念创意,打造理想的城市社群生活空间。创业者和消费者、游客都能在此感知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共生,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感知城市发展的脉络与生命力。

走入野岛,可见这里拥有奇趣曼妙的好物集市,自然酝酿的野生后院,优质戏剧表演、隐秘酒廊等,超过30家创业者、品牌方汇聚,融合了独立书店、生活饮食、艺术文化、自然美学等多个业态,城市文化创意活力在这里得到集中激活与释放。高耸的红砖烟囱依然是野岛的地标,上野书屋落户在烟囱下的老锅房,一楼设置专业艺术类书籍,吸引众多年轻的设计者前来,寻找艺术灵感。书屋的二楼,也设置很多种类的书籍,不同年龄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野岛还连续三年持续举办“文化生活周”文化盛会,“夜色惠精彩”“非遗文化”展览等品牌文旅活动,创造了丰富的社区内容,成为引领惠州当地文化生活的新风向标,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更新,彰显在地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野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创业营商、生活娱乐、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并以此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提升所在地城市的配套以及服务水平。

运营团队正在积极筹备野岛二期,计划引入更多新型业态,延长东江夜游风景线,推动桥东老城焕发新魅力。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