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行惠州分行以金融活水“贷”动预制菜企业香飘万里。
一头链接产地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预制菜被认为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今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惠州市博罗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正厉兵秣马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在助力惠州竞逐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农业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支持优质预制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金融力量“添柴加薪”,助力“惠味”香飘万家。
相伴成长
携手老牌供港农企共发展
宰杀、烹饪、包装、冷冻……每天凌晨时分,位于博罗县福田镇的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顺兴”)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便开始运转,一只只经过科学饲养的三黄鸡从博罗县杨村镇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被运送到这里。这一边,经过屠宰、冷藏包装等流程的适龄肉鸡被装入冷藏车,再经过层层检测检疫,进入香港的各大生鲜超市货架上;另一边,屠宰后的鸡肉,经消毒、烹饪、打包等一系列预制工序,被制作成口水鸡、柠檬鸡、白切鸡等产品,通过一辆辆冷链车供应到大湾区各大连锁餐饮企业、社区门店、商超,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预制菜。
2022年3月,广东省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吹响了预制菜新发展的号角。在政策“加持”下,预制菜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谁能率先领跑、抢占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极为关键。
作为惠州最早一批从事供港澳禽肉饲养供应的农业企业,唐顺兴创办至今已有30年历程,主要经营乳鸽、鸡、鸭、鹅等家禽的养殖、收购以及肉制品的加工和销售,是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知名供港食品生产服务商。
早在2007年就聚焦打造“唐顺兴”牌港式风味预制菜,建立了熟食加工生产线。30年的供港经验让唐顺兴发展预制菜底气十足:一方面,拥有养殖、加工、物流、销售全链覆盖的体系;另一方面,每一只家禽被严格监测,以保证各环节牢牢守住品控关。“唐顺兴使用的原材料为供港标准,从源头保证产品品质。”唐顺兴相关负责人介绍,唐顺兴在博罗县杨村镇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公司引入了业内前沿技术的封闭式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设备,并建有国际先进的屠宰加工业标准厂房。每年能够为企业输送480万只三黄鸡,类似的自属供港养殖基地和合作出口备案养殖基地,唐顺兴共有20多家。同时,唐顺兴还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联农带农。
企业壮大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助力。这家扎根惠州土壤茁壮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已与惠州农行结缘20年。2003年6月,唐顺兴就与惠州农行拉开了合作序幕。“当时还有其他银行找我们合作,最终选定农行,主要因为我们是供港企业,农行不仅是专业的‘农业’银行,还可以处理外汇业务,契合我们企业需求。”唐顺兴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多年来,立足于唐顺兴发展需求,惠州农行灵活运用相关金融政策,多次为该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见证了唐顺兴的发展壮大。
一开始,唐顺兴主要以供港生鲜为主,然而香港的禽流感让企业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开启了转型之路。从2007年开始介入熟食领域,企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业规模亟须扩张。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性问题,也困扰着唐顺兴。看着一份份增加的订单和急需更新的设备,资金周转问题一度让企业负责人心急如焚。关键时候,农行惠州博罗县支行主动送“贷”上门,为其先后发放了4000万元的贷款支持。如今,唐顺兴已与众多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社区门店、商超合作,通过联名开发新产品、联合营销的方式,迅速占领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市场,成长为惠州预制菜企业的“领头羊”。2022年,该公司累计实现预制菜产品销售约1.5万吨,销售额达3.1亿元,同比增长45.9%。
金融赋能
助企加码布局预制菜新赛道
随着预制菜产业高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作为广东省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如何抢滩预制菜品牌“万亿蓝海”,平衡好传承与创新关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焕发老品牌新活力,是唐顺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虽然我们很早就介入预制菜行业,但以前我们的预制菜产品类型比较单一,都是整只的大包装,销售端口主要以B端(企业用户、商家)为主,未来C端将是我们的布局突破口。”在预制菜风口下,该公司已成立技术研发部,陆续开发出鸡、鸭、鹅、鸽四大系列上百个港式风味预制菜产品。
今年3月,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广东有20家企业上榜,唐顺兴就位列其中,是惠州唯一一家入选的本土企业。对于未来的预制菜赛道,唐顺兴充满信心。
发展预制菜除了需要解决口味上的挑战外,菜品保鲜也是发展难点。预制菜都是生鲜食品,对冷冻、冷链条件要求较高。因此,今年唐顺兴计划投资3000万元,购置2条全自动槽式悬挂卤煮预制菜产品生产线和包装生产线,以及单冻、速冻等预制菜生产设备,打造更具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预制菜生产车间。据预测,新产线投产后,该公司预制菜产能将扩增约万吨,并新增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同时,唐顺兴筹划在福田镇建设一个新厂房,将生鲜与预制菜分开生产。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维持企业要资金,发展企业更要资金。作为唐顺兴的“老伙伴”,农行惠州博罗县支行再度“出手”,在了解到企业具体情况后,以“扶大、扶强、扶优”为方向,及时为企业实行信贷资金倾斜,按照扶持产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今年以来,为企业新增综合授信5000万元,目前已累计投放资金700万元,预计6月底或7月初将为企业再投放3500万元,支持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创新研发产品、开拓新市场、提升企业品牌力,极大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
“非常感谢农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我们可以放心地开足马力加快预制菜业务的发展了!”唐顺兴财务负责人对未来信心十足。接下来,惠州农行将继续为唐顺兴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成为唐顺兴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和“坚实支撑”。
“贷”动发展
合力炒好预制菜这盘“硬菜”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释放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效应、推动大湾区“菜篮子”提质升级的有力抓手。唐顺兴,是惠州向万亿预制菜产业“蓝海”进发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惠州博罗县瞄准这一产业新赛道,立足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抢滩布局。尤其是2022年以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一心、一带、多基地”为布局的博罗县预制菜产业园,以预制菜推动县域经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惠州农行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坚持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聚焦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网点人员多、审批链条短、信贷产品优的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加大预制菜产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全力以赴炒好这盘乡村振兴“硬菜”,金融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凝聚三方合力,政银企手合作。该行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专属配套方案,持续深化政银合作,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多次深入交流探讨,构建常态化沟通联络工作机制。
主动对接行业,挖掘企业需求。积极带领人员对接市政府和预制菜产业联盟,详细了解预制菜政策措施,与行业龙头企业沟通对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对接融资需求,根据企业特点个性化给予助企纾困等优惠措施。积极对接预制菜产业经营主体,实施“名单制”管理方法,上门调研企业需求,扩大对预制菜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和原材料基地建设,以支持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为牵引,推动金融服务渗透到餐饮、销售、消费等产业链中下游经营主体。同时为预制菜上下游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专属融资方案,并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全力做好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服务。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东风已至,“活水”已来。接下来,惠州农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主动靠前服务,加强实地走访调研,为预制菜产业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的金融支持,全力支持优质预制菜产业园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金融力量助力预制菜产业成为惠州乡村振兴的一道“硬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林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