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关员了解企业仓储设备运行情况。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通讯员王旭 摄
6月27日,一批价值2631万美元的集成电路经过海关核放后顺利进入顺丰英运(惠州)公用型保税仓库。据悉,该仓是顺丰供应链为小米集团专业设计的全球仓储中心,也被大家称为“小米央仓”,该仓自3月9日运营以来,进出口贸易额已突破20亿元,各项指标指数型增长效应明显。
保税仓库减轻企业库存和资金压力
“进口的电子元器件保存到小米央仓后,可以根据小米集团生产需要分批提取出仓,不用将大批物料存储在工厂,免去各个工厂之间的调拨,各工厂之间调拨费用降低了70%。这样既减轻了企业库存压力,又缩短了资金占用时间,方便快捷的同时又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顺丰英运(惠州)公用型保税仓库负责人陈富祥说。
保税仓库是指由海关批准设立的供进口货物短期内储存且暂缓缴纳进口环节税款和相关证件管理的仓库。储存在保税仓库内的进口货物经海关批准,可在仓库内进行包装、分级分类、分拆和拼装等简单加工,这些货物如再出口,则免缴进口环节税款,如进入国内市场,则缴纳进口环节税款和相关证件后由海关放行。
陈富祥算了一笔账:“如果保税仓存储的VMI物料直接申报进口通关,需要一次性缴纳进口环节税款;而通过保税仓库分批报关出库,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进口环节税款。不仅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和利用率,也降低了相关财务成本。同时,小米集团也可充分利用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物流分拨的优势,完成从国内外100多家供应商采购物料的集中收货、储存和发运等工作,加快物料流转周期,提升物料供应柔性。”
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干预企业正常运营
今年以来,惠州海关积极落实各项促外贸稳增长政策,聚焦辖区企业设仓需求,强化“职能部门+审批海关+主管海关”协同联动,运用“政策上门、资料预审、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指导企业靠前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压缩审批时限75%,节约企业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落实“智慧海关”顺势监管模式,通过对接企业WMS仓储管理系统抓取保税仓库进、出、存数据,开展远程视频日常巡仓,实现远程监管的规范、留痕及可追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保税仓库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和影响。
“海关利用关企联络员通道,通过听需求、送政策、解难题服务机制,解决公司全天候查验等需求,指导公司高效完成46家供应商切换入仓,保障了小米央仓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顺丰英运供应链管理(惠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反帝介绍,“小米公司今年‘6·18’活动业绩喜人,斩获京东、天猫安卓手机品牌累计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小米央仓发挥了很大作用。”
与此同时,惠州海关聚焦惠州地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发力,打造以ICT为标签的物料供应链中心;综合运用RCEP优惠政策、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帮助产业集群企业创新赋能、转型升级、抱团发展;吸引ICT产业企业到惠州地区建设保税仓库或出口监管仓库,充分发挥保税仓库降低运营成本、保税政策见效快等优势,综合应用促外贸稳增长措施,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稳链强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通讯员李敏桂 张帅 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