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被誉为目前广东最大的荔枝交易市场。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码上看视频
全省最大荔枝交易市场开市、惠州市第四届荔枝节系列活动开展、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23惠州东坡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开幕式以“荔枝”为媒……夏至前后,惠州荔枝迎来丰收,城乡各处荔果飘香。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荔枝于6月中旬开始上市,结合不同荔枝品种,上市时间从6月中旬持续至7月中旬,全市预计总产量约11.6万吨。
为了“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我市荔枝产业通过构建大营销格局,主打东坡文化IP,打响惠州“镇隆荔枝”等高端品牌,赋予荔枝文化价值内涵,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荔枝产业链,推动惠州荔枝从“提篮小卖”到“飞向全国”并走出国门。
故事更精彩
营造荔枝营销良好氛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近日举行的首届东坡粉丝大会上,开幕晚会随处可见的荔枝元素营造着“坡味”十足的氛围。在惠城区水东街开展的“千人同品东坡荔”暨汉服集市活动中,将惠州手信与荔枝成熟季相结合,讲好荔枝产品的人文故事……
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欢乐橙购物中心街区开设的惠州荔枝一条街销售活动与惠城区水东街活动相呼应,搭建荔枝展销摊位、网红现场助力带货、联合物流驻点发货,让当地市民了解惠州荔枝与东坡文化。
惠州是岭南荔枝主产区之一。数据显示,全市荔枝种植总面积37.87万亩,约占全市水果面积的29%、全省荔枝面积的1/10,以“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桂爽”等优质品种为主,现存有百年古树2.5万棵。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广东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等,惠州制定印发了《2023年惠州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助力惠州市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围绕“东坡荔枝”文化,以“镇隆荔枝”“罗浮山荔枝”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为核心,讲好荔枝产品的人文故事,做好全市荔枝宣传和传播工作,营造荔枝营销良好氛围。
今年是荔枝中大年,各地围绕方案强化产销对接,相继举办惠州市2023年荔枝产销对接暨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启用仪式、博罗县第六届“罗浮山荔枝”文化节暨优质农产品(深圳)推介会、仲恺高新区沥林镇第二届荔枝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加速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让惠州荔枝“出市·北上·出国门”。
产品更丰富
推动荔枝产业深度融合
6月22日上午,惠城区芦洲镇芦村荔枝公园的百年古树下人头攒动,全民“接顺荔”生态荔枝节活动拉开序幕,现场还有创意十足的荔枝花束和特色茶饮,为古树荔枝赋予全新的活力。“芦村的荔枝一直挺有名气的。”从市区特意赶来的毛先生说,自己去荔枝园采摘另有一番乐趣,现场还通过冷链邮寄给外省的朋友发了好几箱。
为推动荔枝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等荔枝主产区,策划推出荔枝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组织旅行社招徕游客并开展政府消费券补贴游线试点,探索“我有一棵荔枝树”认养订制采摘活动,组织开展旅游达人“采荔品荔”采风拍摄及直播带货活动等,打响惠州“东坡荔枝”文旅品牌。
“近些年惠州荔枝产品更丰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荔枝文化体验游蓬勃兴起,全市已开发出荔枝文化旅游路线30多条。同时,惠州荔枝加工已从传统果干,转向果汁饮料、荔枝果酒、荔枝白兰地、荔枝糕点、荔枝茶综合发展,产量逐年提升。
据统计,我市拥有“镇隆荔枝”“罗浮山荔枝”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丹荔”“山顶”“山前”等6个“粤字号”品牌;建设荔枝专业镇4个、专业村15个,培育荔枝精深加工企业5家,出口备案基地和企业18家、农村电商网点1000多个。
为做大做强荔枝特色产业,各地正忙着全产业链发力。特别是面对延长荔枝保鲜期,实现错时、错峰销售的需求,惠州在推动田头冷库建设的同时,征集社会闲置冷库,突破土地资源、建设成本等限制,发布2023年惠州市荔枝保鲜开放服务冷库名单43个、开放服务冷链物流车辆34辆,盘活冷库、冷链车辆闲置资源,为荔枝种植户提供冷库出租和共享服务,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由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省农科院惠州分院举办的2023惠州优质荔枝擂台赛,对送评荔枝开展感官评价、理化品质检测和农药残留质量安全检测,为获奖镇街及参赛果园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鼓励全市荔枝产业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更广阔
广东最大荔枝交易市场启用
卸货、装货、打包……当地果农将荔枝拉到交易中心销售,销售商也从各地赶来选购。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出新闻《RCEP广东惠州(镇隆)荔枝交易中心启用》,该荔枝交易中心占地4万平方米,被誉为目前广东最大的荔枝交易市场。
“交易中心启用后,将成为镇隆荔枝固定的交易市场。”惠阳区镇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内提供约80个摊位给果农、零售商售卖荔枝。该交易中心内还设置冷链物流区,无论是商家发货还是市民邮寄都非常方便。
据悉,惠州去年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机遇,推动镇隆荔枝建设“省级荔枝RCEP国际合作先行试验区”,赋予镇隆荔枝更优的营销平台和更大机遇,实现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乘着RCEP东风,今年惠州荔枝出口量将达2900吨以上,主要销往东南亚、欧洲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除了推动荔枝“走出去”,惠州还注重“引进来”。据了解,全省各地40多个电商平台、采购商应邀到博罗县、惠阳区、惠东县等荔枝果园现场考察,推动采购商与果场达成合作意向,如海南火山荔枝王的采购商直接包下了镇隆一荔枝果场,购买了该果场所有荔枝王(紫娘喜)。同时,依托产销对接平台,组织与冷链物流行业集体谈判、抱团下单,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坚持党委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唱戏、品牌文化提质、地方百姓受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我市将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的长效体制机制,推动荔枝种植、加工、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荔枝产业链,完善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联农带农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让荔枝这一岭南珍果变成惠州老百姓的“致富果”“幸福果”。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曾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