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城区税务局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蓄势远航。
组装元件、焊接电路、物料传递……在惠州市几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几米智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没有灯光照明,没有工作人员,10条生产线却马力开足,一只只机械臂在电脑程序的驱动下全力运转,精准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在产品检测车间,各道工序有条不紊,一件件位置传感器相关产品经过层层检测后入库,准备发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几米智造隶属于几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几米集团”),几米集团创立于2000年,经过20多年的开疆拓土,现已拥有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一家新四板企业,同时拥有242项专利、309项著作权、56个APP。
综合优势
吸引企业重返惠州发展
几米智造专注于物联网垂直领域开发,有全套的研发体系、制造业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端,是科工贸一体的自主研发型企业。20年前,几米集团就在惠州萌芽发展,经历了手机通信技术突飞猛进时期,后来,为了寻求更先进的技术和招募技术团队,企业前往深圳发展。10年前,也就是2013年,几米集团选择回到惠州。
为什么回到惠州?几米集团董事长任继中满怀感情地说:“惠州各级各部门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政策,用情用心为企业纾困解难。在企业经营方面,惠州用地成本比较低,交通便利,能随时与深圳的研发团队沟通。”
经营成本是企业最关心的要素。近年来,惠州大力推动基础建设,高铁、高速公路等陆续建造、通车,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几米集团降低了运输成本,也让跨区域技术团队高效合作成为可能。此外,在企业用地、水电能源保障、员工招聘等方面,惠城区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企业打造“引进来、定下来、发展起来”的一条龙服务。
扎根惠州
聚焦物联网垂直领域做专做精
近年来,几米集团转型物联网,实行“双驱动-软硬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智能硬件与云平台联动,为车联网、智慧校园、智慧物流、公共安全等行业提供专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累计服务终端千万级以上,平台接入量达千万级,日活跃终端超200万台,目前在全球累计销售区域60多个,与100个知名品牌合作,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都有设立本地化服务中心。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测试、无人物料仓库、无人成品仓库,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几米智造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生产车间里,不需要灯光照明,机械臂也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生产工作。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和用人成本大大降低,生产线的废品率和错误率也在降低。“今年我们将重新整合供应链,加大科研投入,向车联网产品、智慧校园、几米云平台等几个方向重点发力。”
“企业做专做精比做大做强更难。”几米集团董事长任继中认为,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把产业做精做专,一方面需要企业不断加大产业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转换角度,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引领,从简单的产品服务形态转换为系统的运营形态。“比如车辆管理,以前只能定位位置,如今通过可视化管理,可通过大数据全面了解驾驶员行为模式,规范车辆管理。”
税惠赋能
从“凤凰归巢”到“筑巢引凤”
如果说几米集团重返惠州,犹如“凤凰归巢”,那么几米集团在惠州建立科技产业园,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落户惠州,可谓“筑巢引凤”。“我们整个产业园总建面在15万平方米左右,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设,计划一部分用来做研发,一部分做车间以及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几米产业园内,二期项目正紧张施工,新建设中的办公楼和厂房已初具雏形,未来将打造成为惠州研发以及车联网及智能终端北斗产业生产基地,竞逐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赛道”。
“产业园建设的前三年对几米来说是艰难的三年。”巨额的研发费用投入、紧张的现金流、周转率降低的库存……都让任继中头疼不已,“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可以说是‘及时雨’!特别是2022年,在税务机关的辅导下,公司很快就拿到了第一笔增值税留抵退税1000多万元,及时缓解了当时公司资金紧张的状况。”
在几米集团从“制造”向“智造”升级发展的浪潮中,惠城区税务局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发挥精准辅导和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叠加效应,为企业发展“把好脉”“加把劲”,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新突破、发展新腾飞,为企业蓄势远航注入强劲动能。
在税务部门助企暖企的春风下,几米集团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在惠州,把企业做专做精!”任继中说。
文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惠瑞轩 郑曦 黄广
图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