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沥镇墨园村水稻良种良法示范区。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张桂兴 朱玉林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张桂兴 朱玉林)近日,位于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水稻良种良法示范区内的400亩水稻已经成熟,稻浪滚滚,奏响了丰收的号角。18个水稻优新品种穗穗颗粒饱满,叶叶腰杆挺直……日前,由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省农科院惠州分院共同举办的“惠城区2023年早造水稻优新品种现场观摩暨配套技术培训会”在这里举行。
培训会由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秀玲主持,省农科院惠州分院、省农科院水稻所农业专家、区镇(街)农技人员、乡土专家以及种植大户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飞作题为《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专题培训,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以及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及应急防控等四方面作了细致阐述。
培训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干货”满满。学员们表示收获很大,回去将认真领会消化,学以致用。
听完专题培训,与会人员随后来到观摩会现场,观摩对比示范区里面展示的18个水稻优新品种。
“这个品种一看稻穗就知道产量很高,起码有上千斤。”“这个丝苗米品种稻粒细长细长的,闻起来还有股香味,肯定好吃”……与会人员一边认真聆听现场专家详细介绍这批水稻的特性、产量、抗性、米质等,一边深入田间仔细查看每个水稻优新品种的长势表现,遇到心仪品种忍不住发出赞叹,感慨水稻新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真是又快又好。
当看到品质优、抗性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南晶香占,种植大户简秀英像挖到了宝,马上向农技人员索要品种名称,表示自己有十几亩地,下半年将大面积种植这个优良品种。
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建设水稻良种良法展示平台,举办现场观摩会培训会,不仅使种植户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水稻优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引导农户科学选种和使用新技术,加快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还提升了惠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效益,夯实粮食增产丰收基础,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