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时间比较丰富,读书的时间比较多,最近喜欢读的是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这本书是我在书店参加读书活动时偶得的。
迟子建沉淀10年的经典作品
迟子建的创作是比较自由的,是多情,也是具有多重思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积累,我读她的书,越发觉得治愈。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这本书大体分为故乡、童年、亲情等五方面内容。除了迟子建近年的新作,还收录了《雪山的长夜》《我的世界下雪了》《灯祭》等经典名篇,里面有对故乡往事的追忆、对文学艺术的浅析,以及对天地生灵的生命哲思,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独特的人文气息。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既是书名,也是迟子建老师的行程,记录了她从东北离开,到上海访问鲁迅纪念馆的所见所行,所思所考。这本书是她在散文领域沉淀了十年的经典大作。
在书的开头,她写道,“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简单的一句话,直接就把整本书的格调给定了出来,顺着枫叶飘落的痕迹,以诗性笔调展现世间的温暖与苍凉。
饱含对生活的挚爱和温柔
她在《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中写道:“从小我就知道,跌倒了得爬起来继续走,所以不怕坎坷。再加上那里长达半年的冬天,冷风刺骨,你抵御大自然寒流的能力强了,抵御人生寒流的能力自然也强了。”
她的这段话,一下子冲击到了我的心口,是啊,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书中说:“因为有了寒冷,才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渴望,真正美好的人能看清世事轮回,人生在苦难中怀抱希望,在冬天里看到春天。”我们在其中环绕,演绎着生活最初的样子。
我们可以看出,迟子建老师的文字,大多来源于生活。她曾说:一个不热爱世俗生活的作家,当你写起世俗中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等东西的时候,你就会不入戏,像一个演员似的,永远徘徊在世外,和它产生一种隔膜。
我们都说“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里面的文字则更是如此,它饱含着对生活的挚爱和温柔。那些日子,在迟子建老师笔下勾勒出世俗庸常的日子,也勾勒出顽强生活的人们的烟火,让我们得以温暖。
(晓林)